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石桥·其二》
《青石桥·其二》全文
明 / 袁宗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凫青点水心,云白山口

借问中人,还知此乐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点水(diǎn shuǐ)的意思:点水是指用手指蘸水点在物体上。比喻只做表面功夫,不解决实质问题。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山口(shān kǒu)的意思:山口指的是山的峡谷口,也可以泛指山脉的入口处。在成语中,山口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决定性的地方。

水心(shuǐ xīn)的意思:形容人心灵善良、充满爱心。

云白(yún bái)的意思:形容白得像云一样洁白无瑕。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首句“凫青点水心”,以“凫”(野鸭)为视角,描绘了野鸭在清澈的水面轻轻点动,留下点点涟漪的情景。这里的“青”字不仅指水色的清澈,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心”字的运用,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情感色彩,仿佛能感受到野鸭悠然自得的心境。

接着,“云白杜山口”,将视线转向天空与远处的山峦。白云悠悠,山口处一片洁白,与前一句的水色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

“借问山中人,还知此乐否。”最后两句以提问的方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深处。诗人似乎在询问山中之人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来自自然的快乐与宁静。这一问,既是对山中之人的关怀,也是对自身情感体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慰藉的深切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赞美。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清新的自然之美。

作者介绍
袁宗道

袁宗道
朝代:明   字:伯修   籍贯:荆州府公安   生辰:1560—1600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你喜欢

游黄山留题

地灵山秀景清虚,健羡游人兴有馀。

黄叶尽时分叠嶂,白云深处见精庐。

去同灵运低前屐,回与浮丘揽右裾。

自叹尘劳羁鞅甚,林泉高趣苦相疏。

(0)

八月十四日送叶子谦自会稽游江观湖归闽

倾盖论交意已倾,断弦重续喜君听。

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机在六经。

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长亭。

涛江君往观秋注,万顷涨溟无浅行。

(0)

同赋梅花十二题·其十二欲谢

零落斜枝雪未乾,且垂薄暮护微寒。

大都荣悴人情别,我为残英特倚栏。

(0)

柳絮

解作漫天雪,终成满地灰。

行空无挂碍,入幕任徘徊。

巧趁蜂须去,轻随燕翼来。

颠狂浑不定,飞舞过楼台。

(0)

醉太平.送人入湘

寒窗月晴。寒梢露明。一痕归影灯青。又分携短亭。

蘅皋佩云。蒸溪酒春。有谁勤说归程。是峰头雁声。

(0)

题汪资深所藏柯博士竹木

奎章阁高风日清,阁中博士月丘生。

幽篁古木妙挥洒,万里不尽江南情。

洞庭山青湘水碧,二妃遗庙无行迹。

鹧鸪声歇江雨残,夭矫蛟龙影垂壁。

向来怀古良悠悠,零落此画知谁收。

汪子得之宜宝玩,三湘咫尺可神游。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