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吏恩犹旧,投沙惠此蒙。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燕 公 岳 州 山 城 唐 /赵 冬 曦 为 吏 恩 犹 旧 ,投 沙 惠 此 蒙 。江 边 悠 尔 处 ,泗 上 宛 然 同 。访 道 精 言 合 ,论 经 大 义 通 。鸣 琴 有 真 气 ,况 已 沐 清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访道(fǎng dào)的意思:指拜访名山大川,寻找道家的智慧和启示。
精言(jīng yán)的意思:精准而有力的言辞或语言表达。
论经(lùn jīng)的意思:
讲论经典;评论经书。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安禪合掌,説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元 杨载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诗之四:“祇应老崖谷,束带尚论经。”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於同时诸君子,虽以苦节推 百泉 、 二曲 ,以经世之学推 棃洲 ,至於论经评史,亦不苟同也。”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泗上(sì shàng)的意思:指水流向上游,比喻事物逆流而动。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真气(zhēn qì)的意思:
(1).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唐 王维 《贺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危,僵仆无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气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指刚正之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胸中既无真气蟠,笔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吴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肃 评:“缠绵呜咽,全是一团真气。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为佳。”
(3).特指帝王的气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秦王 时在座,真气动户牖。”
- 翻译
- 官府的恩惠依然如故,我如同沙粒般得到恩惠。
我在江边悠闲漫步,这里的情景与泗水边相似。
追求真理的话语相契合,讨论经书的大义通达无阻。
弹奏古琴充满真挚的气息,更何况我已经沐浴在清风之中。
- 注释
- 为吏:做官。
恩犹旧:恩惠依旧。
投沙:比喻微小的自己。
惠此蒙:蒙受恩惠。
江边:江畔。
悠尔:悠闲。
宛然:仿佛。
同:相同。
访道:寻求真理之道。
精言:精深的话语。
论经:讨论经典。
大义:大道理。
鸣琴:弹琴。
真气:真诚的气息。
清风:清新的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高洁人格和深厚学问的向往。
“为吏恩犹旧,投沙惠此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去担任地方官时所施的小恩小惠仍然铭记在心,而现在则是将这些恩惠回馈给大自然。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待民之仁爱,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江边悠尔处,泗上宛然同”写出了诗人在江边悠闲自得,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这里的“泗上”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理位置,但更重要的是它增添了一种古典的韵味,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和谐。
“访道精言合,论经大义通”则表明诗人在探求道德、哲学的同时,也在讨论儒家经典中的深奥意义。这两句凸显了诗人的学养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鸣琴有真气,况已沐清风”中“鸣琴”指的是琴声,而“真气”则是形容这种琴声纯正而不染尘俗。结尾的“况已沐清风”则使人联想到诗人已经达到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沐浴在清新的山风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精神自在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虎邱寺再和苏轼韵
定光瞻宝塔,拾级登仙岭。
遂径造其巅,下视富万井。
松涛虎啸翻,竹籁龙吟耿。
苟尚颊舌感,此必下蛙黾。
点头听经辈,金矣不复矿。
生公本无涉,谁云服精猛。
髯翁绝世才,儒佛场驰骋。
胜游托豪句,岂真增跈哽。
小座仰苏楼,绿畴含麦顷。
为祝今饼饵,宁忘昔饥冷。
人言元气复,我叹哀鸿永。
讵同彼子瞻,无事但揽景。
归舆循山塘,群瞻翠华影。
施惠贵及时,奚待大吏请。
降旨免甘肃本年额赋并积欠诗以志事
西陲兵未罢,戡乱非得已。
储胥发官帑,讵肯征闾里。
究之出诸民,岂如无事美。
去年纵蠲赋,今复新正矣。
地瘠贫民良,施恩宜在此。
正供与全豁,宽心勤耒耜。
积欠免历年,奚用愁留抵。
靖外先安内,化日春风里。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