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晴好,我欲问花神。
《望江南·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思晴好》,作者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但从诗句风格来看,它可能是宋末元初的黄公绍所作。这是一首表达对晴天美景向往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悟的小诗。
"思晴好,我欲问花神",诗人以直接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喜爱,想要向花神询问关于晴天的美好。"刚道社公瞋旧水",社公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土地或春神,诗人说他听到社公似乎对过去的雨水有所责怪,暗示着雨过天晴的转变。"一回旧也一回新",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的循环更迭,每一次的旧去都是新的开始,春天的新陈代谢。
最后两句"不是两般春",诗人强调这不是两个不同的春天,而是同一个春天的不同阶段,表达了对春日生机勃勃、不断轮回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王广教院在蕺山东麓予年二十馀时与老僧惠迪游略无十日不到也淳熙甲辰秋观潮海上偶系舟其门曳杖再游恍如隔世矣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
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
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
扫壁观旧题,岁月真电雹。
文章卑不传,衣食窘如昨。
出门意惘然,辽海渺孤鹤。
三江舟中大醉作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