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雨·其二》
《中秋雨·其二》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芭蕉上雨珊珊,秋满华堂烛影殷。

遥想琼楼风露冷,天香不动羽衣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琼楼(qióng lóu)的意思:指美丽高雅的楼阁,也用于比喻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上雨(shàng yǔ)的意思:指雨势逐渐加大,下得更大了。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羽衣(yǔ yī)的意思:指仙人披着的羽衣,比喻高贵、神圣的衣服或身份。

烛影(zhú yǐng)的意思:烛影指的是烛光下的影子,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人物在大事物或人物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雨中芭蕉叶上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琼楼风露之下的静谧与清冷的想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芭蕉叶上雨珊珊”,以轻柔的雨声起笔,通过“珊珊”一词,生动地描绘出雨滴落在芭蕉叶面上的轻盈节奏,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芭蕉叶作为传统文学中的常见意象,常被用来象征着孤高、坚韧的生命力,此处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

次句“秋满华堂烛影殷”,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华堂”和“烛影殷”两个意象,既描绘了中秋佳节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又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寂静。烛光在秋夜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后两句“遥想琼楼风露冷,天香不动羽衣闲”,则将思绪从现实世界延伸至想象中的仙境。诗人想象自己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感受着清冷的风露与不为尘世所动的天香。这里的“琼楼”、“风露”、“天香”和“羽衣”都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神仙世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桃源忆故人.再入都中,留别淝上许燕珍夫人

浮波又泛扁舟去。来日故人何处。后会苕苕愁数。

梦也难凭据。美酒高怀还小住。拼醉盈樽红玉。

北地风严日暮。肠断幽燕路。

(0)

小重山.灯花

玉楼传声月白时。青缸光隐约、发新蕤。

金葩璀璨细开迟。飞丹凤、摇曳故留姿。

雨露不须滋。蕊生火树花、映银池。

朝来先报好音知。轻霞晕、应是吉祥枝。

(0)

望江南.柳枝曲五首·其一

池上柳,风袅早春时。

向晓烟拖花外绿,美人临水折轻丝。红袖打莺儿。

(0)

清平乐.春恨

啼莺弄巧。百啭知音少。雨雨风风深院悄。

又是清明过了。任它绿遍红稠。都成柳怨花愁。

孤负年年春色,珠帘莫上银钩。

(0)

如梦令.野桃

掩抑绿杨深处。隔水向人如诉。

谁指武陵源,云锁当年旧路。春去。春去。

飘尽一溪红雨。

(0)

重叠金.美人

芳姿皎若梅花雪。幽情淡若梨花月。小立玉珊珊。

春风鬓影间。画栏人静处。宛转调鹦鹉。

笑语隔瑶阶。轻纨遮面来。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