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仰倦芳褥,频步忧新阴。
谋春不及竟,夏物遽见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初夏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春事时已歇”一句直接点出了春天的活力已经渐渐消退,“池塘旷幽寻”则表明诗人在空旷幽深的水塘边上徘徊,寻找着春天的踪迹。紧接着“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花落和新芽萌发的情景,色彩鲜明,层次分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偃仰倦芳褥,频步忧新阴”诗人的身心状态也随着春天的消逝而显得有些疲惫和忧虑,他多次走访,却又担心新的阴霾即将到来。最后,“谋春不及竟,夏物遽见侵”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完全把握春天美好,以及夏日景象迅速替代春色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内心体验。
葛公未易谈,佳处当自晓。
轻身托人主,岁晚那得保。
哀哉杨德祖,所恨机太早。
文若岂不迟,万变要难了。
书生法当骄,正惧此身小。
空桑视汤币,不博一介草。
向来磻溪人,所愿直钩老。
孔明平生志,岂必书江表。
但从德翁游,时和司马好。
胸中管乐事,本自不足道。
所以刘葛交,终焉契鱼藻。
旧时耕凿地,千岁迹未扫。
客来访遗事,泪落日杲杲。
冈头双白鹭,飞去何渺渺。
风雨春无绪,人家食并寒。
一年佳节过,五字小诗难。
开户桃花笑,倾杯竹叶乾。
听人谈异俗,为尔慰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