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枕》
《午枕》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帘钩(lián gōu)的意思:指借助帘子上的钩子,暗中窥探他人隐私或偷窥他人秘密。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午枕(wǔ zhěn)的意思:午睡时的枕头,比喻得到休息或安慰。

悠扬(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优美、悠长。

注释
午枕:即午睡:簟:竹席 。
红影:红色的花影。
悠扬:飘忽不定。
供:引起。
宛转:缠绵,难以名状。
翻译
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凉如水波欲流,斜阳已照着花枝,将婆娑红影映上我的帘钩。
窥视人的小鸟声声啼鸣,惊起飘忽的梦,它去得悠悠。只看见水那边青山重重叠叠,引惹起心头深隐难言的清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宁静悠闲的景象。"午枕花前簟欲流",诗人躺在花前的小桌上,阳光透过花朵,将花影投射到桌面上,好像要流动起来一样,这里用“簟”来形容细碎的花瓣,是对景物精细入微的描绘。"日催红影上帘钩",太阳将那些红色的花影拉长,挂在窗户或帐幔上,就像用钩子挂起了一幅自然的画卷。

诗人接着写道:"窥人鸟唤悠飏梦",这里“窥”字有偷偷看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声音的感受。春日里,窗外传来了人们和鸟儿的叫声,这些声音轻柔而悠长,如同诗人的梦境一般迷离而美好。

最后一句"隔水山供宛转愁"则表明诗人虽然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但心中仍然有所思索和忧虑。"隔水山"描绘了一个分割了空间的自然景观,可能是池塘或溪流中的小桥,以及远处的山峦。而“供宛转愁”则暗示诗人的思绪随着山势的蜿蜒曲折而延伸,他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王安石以其特有的笔法,将平淡的生活场景转化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宁静与忧愁交织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首春思归

新烟旧雨叹沉沦,又过江城十月春。

杨柳渐看能赠别,故园芳草未归人。

(0)

送叶荣木入闽

野鹤孤踪道士颜,层林千里入闽关。

不知乌石峰头路,可似江南雨后山。

(0)

越行杂咏·其一

萧山一带接江潮,迤逦湘湖雉堞遥。

恰似西泠烟树里,好安十二绕堤桥。

(0)

题画二首·其二

灌木阴阴溪水斜,溪头鸥鹭浴晴沙。

春潮退后风生急,鱼网船梢挂落花。

(0)

黄岩道中

万树梨云白满山,桃花几点破红颜。

春风尽日黄岩里,数遍峰头不肯还。

(0)

送友掌教射洪·其二

莫叹青毡作客寒,圣朝犹是重儒官。

洛中鼎食知多少,谁似先生苜蓿盘。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