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全文
- 注释
- 午枕:即午睡:簟:竹席 。
红影:红色的花影。
悠扬:飘忽不定。
供:引起。
宛转:缠绵,难以名状。
- 翻译
- 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凉如水波欲流,斜阳已照着花枝,将婆娑红影映上我的帘钩。
窥视人的小鸟声声啼鸣,惊起飘忽的梦,它去得悠悠。只看见水那边青山重重叠叠,引惹起心头深隐难言的清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宁静悠闲的景象。"午枕花前簟欲流",诗人躺在花前的小桌上,阳光透过花朵,将花影投射到桌面上,好像要流动起来一样,这里用“簟”来形容细碎的花瓣,是对景物精细入微的描绘。"日催红影上帘钩",太阳将那些红色的花影拉长,挂在窗户或帐幔上,就像用钩子挂起了一幅自然的画卷。
诗人接着写道:"窥人鸟唤悠飏梦",这里“窥”字有偷偷看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声音的感受。春日里,窗外传来了人们和鸟儿的叫声,这些声音轻柔而悠长,如同诗人的梦境一般迷离而美好。
最后一句"隔水山供宛转愁"则表明诗人虽然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但心中仍然有所思索和忧虑。"隔水山"描绘了一个分割了空间的自然景观,可能是池塘或溪流中的小桥,以及远处的山峦。而“供宛转愁”则暗示诗人的思绪随着山势的蜿蜒曲折而延伸,他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王安石以其特有的笔法,将平淡的生活场景转化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宁静与忧愁交织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