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一》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

玩之堪兴异,何必幽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注释
落花:凋落的花朵。
双树:两棵树。
积:堆积。
芳草:芳香的草,常指春天的草。
一庭:整个庭院。
玩之:赏玩这些景致。
堪:能够。
兴异:产生特别的兴致或感悟。
何必:为什么一定。
见:遇见。
幽人:隐士,隐居的高人。
翻译
落花堆积在两棵树下,芳草铺满庭院迎来春天。
赏玩这些足以引发别样的兴致,何必要见到隐居的高人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落花双树积"一句,以动人的笔触捕捉了春天花瓣纷飞的画面。"芳草一庭春"则将视角转向庭院内,那里芳草鲜绿,充满生机,是春意盎然的写照。

"玩之堪兴异"表达了诗人在这如画般美丽景色中游玩时所感受到的喜悦和非凡的激情。这里的“堪”字用得甚好,既形容了景色的宜人,也传递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情感体验。

"何必见幽人"则是诗人心境的一种表露。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他感到不需要特意去寻觅那些隐逸之士,因为大自然本身就足以让人得到灵魂的滋润和心灵的平静。这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即便是未能亲见,也已心领神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诗意境界。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陈通政夫人哀挽

晓日高堂罢起居,鬓丝萧索晚霜馀。

回鸾色惨皇封诰,辟蠹香销女戒书。

潮落钱塘悲逝水,山围龙井见幽墟。

贤郎啼血扶归衬,不忍重看旧板舆。

(0)

与李世贤学士邵文敬太守同饮复春杨氏玉河寓馆联句·其二

醉来高卧碧纱幮,何似临池静看鱼。

晒药有香随屐齿,落花无意点衣裾。

十年故旧怜青眼,千里江湖托素书。

无限交情重对酒,夜阑张烛梦何如。

(0)

万福寺送文明与倪舜咨李宾之二学士傅曰川吴原博谢于乔三谕德林亨大修撰陈汝玉给事李士常侍御联句·其一

送客东城拥雾来,对炉先遣一尊开。

盘因待别留兼味,诗为陶情且共裁。

庭竹未青寒尚在,江波初绿煖将回。

临岐聊为歌三叠,门外骊驹莫漫催。

(0)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其二

万里沉沉水拍天,诗人犹记夜鸣舷。

醉来直上金山寺,酌取中?第一泉。

(0)

送敏聪弟还河间·其六

我已行年四十初,宦情人事两迂疏。

故人亲戚多英俊,怪底曾无一字书。

(0)

送敏聪弟还河间·其三

好是江南载酒来,一尊须待季方开。

吾家手足情偏厚,不数当年七步才。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