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汉后(hàn hò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女性君主,特指汉朝的武则天。
马当(mǎ dāng)的意思:指人物能够胜任某一职务或承担某一责任。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炎汉(yán hàn)的意思:指热烈炽热的汉族人。
义经(yì jīng)的意思:义经意指正直、忠诚的人,也用来形容有高尚品德和行为的人。
昭烈(zhāo liè)的意思:昭烈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品质。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记载与评价的独特见解。首先,“春秋大义经中史”一句引用了《春秋》这部经典的历史著作,强调了历史记载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正义原则。接着,“司马当年失董狐”则暗指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可能未能完全遵循公正的历史记录原则,这里“董狐”是古代著名的史官,以公正著称。
“昭烈本为炎汉后”提到刘备,字玄德,蜀汉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昭烈帝,是东汉末年的英雄人物,被认为是汉室宗亲。这句话表达了对刘备作为汉室后代身份的认可。
“何书僣国列于吴”则质疑为何在历史书中将孙权建立的吴国与蜀汉并列,暗示了对这种历史编纂方式的不满。孙权建立的吴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权,与刘备的蜀汉和曹魏并列为三国之一。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记载公正性和历史评价标准的思考,以及对特定历史事件和人物地位的重新审视。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地位,表达了对于历史书写中公正性与客观性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道州使君江西张正父
词学清流属上游,可曾轻外叹迟留。
半生萧洒居仁宅,千骑精明赴道州。
曾拟朝阳鸣老凤,暂从楚水问盟鸥。
不妨高索山人贾,款曲归来尽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