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荆 溪 馆 呈 丘 义 兴 唐 /严 维 失 路 荆 溪 上 ,依 人 忽 暝 投 。长 桥 今 夜 月 ,阳 羡 古 时 州 。野 烧 明 山 郭 ,寒 更 出 县 楼 。先 生 能 馆 我 ,无 事 五 湖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桥(cháng qiáo)的意思:指长而宽阔的桥梁。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山郭(shān guō)的意思:山郭是指城墙的外围,也可引申为城市的边界。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阳羡(yáng xiàn)的意思:指人物志向高远、品德高尚,能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野烧(yě shāo)的意思:指无节制地烧毁或破坏事物,形容肆意破坏、无法无天的行为。
依人(y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 翻译
- 迷失在荆溪的上游,傍晚时分忽然投靠他人。
长桥上,今晚的明月皎洁,这里曾是阳羡古老的州郡。
野外的火焰照亮了山城,寒夜的更鼓声从县楼传出。
若先生能收留我,我便无需再四处漂泊,游历五湖了。
- 注释
- 失路:迷路。
荆溪: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
依人:依靠他人。
暝投:傍晚时投宿。
长桥:指横跨水面的长桥。
今夜月:今晚的月亮。
阳羡:古地名,今江苏宜兴市一带,历史悠久。
古时州:古代的州郡。
野烧:田野间的火光,这里可能指野火或灯火。
明:照亮。
山郭:山城,靠山的城郭。
寒更:寒夜的更鼓声,古代夜间报时的声音。
先生:对长辈或有学问人的尊称。
能馆我:能收留我,为我提供住处。
无事:无需。
五湖游:游历四方,五湖泛指许多湖泊,代指四处漂泊。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迷失方向、夜宿他乡的孤独旅途感受,以及对朋友提供避风港湾的依赖与期待。
"失路荆溪上,依人忽暝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荆溪失去了方向,天色渐晚,在无奈中寻找寄宿之地的情景。“依人”二字透露出一种求助于人的无助感。
"长桥今夜月,阳羡古时州。" 长桥下明亮的月光,与历史上阳羡的繁华形成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不同境遇的感慨。
"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野火在山谷中燃烧,映照着山郭,而夜晚的寒冷使诗人不得不走上县城中的高楼。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增添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
最后两句 "先生能馆我,无事五湖游。"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丘义兴的依赖,希望能够在他那里找到安身之地,并且不再有无目的的漂泊。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旅途的描写,以及对朋友避风港湾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安稳的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方舟吟投赠杨亦琳林应尔袁季昌
乡关聊引望,失路倍相怜。
一水杳然去,方舟俨若仙。
凌波澹容与,顾影屡洄沿。
日映双帆下,风生一缆悬。
触荷蒂并掇,汎荇蔓同牵。
剑自龙文合,槎疑斗气连。
群鸥来泛泛,乘雁去翩翩。
水宿寒襟接,晨游芳袂联。
推篷分烛焰,敲石度茶烟。
酒熟浮觞引,诗成剪叶传。
又非萍水聚,时惜逝波煎。
投札申微咏,因之和扣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