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郡斋闻百舌》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永 叔 郡 斋 闻 百 舌 宋 /梅 尧 臣 响 舌 能 令 百 鸟 羞 ,听 时 丹 杏 发 山 邮 。春 云 不 定 雨 来 急 ,湿 翅 苍 茫 高 树 头 。
- 翻译
- 鸣叫如舌的声音能让百鸟感到羞愧,倾听时正值春天杏花盛开在山间邮路。
春天的云彩飘忽不定,预示着急促的雨水即将来临,打湿了飞翔在广阔天空中鸟儿的翅膀。
- 注释
- 响舌:形容声音洪亮或模仿力强。
羞:感到惭愧或不如。
丹杏:红色的杏花。
山邮:山间的道路或驿站。
春云:春季的云彩。
不定:不稳定,变化无常。
雨来急:指雨水突然降临。
湿翅:翅膀被雨水打湿。
苍茫:广阔而迷茫的样子。
高树头:高高的树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永叔郡斋闻百舌》,通过对百舌鸟鸣声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魅力。首句“响舌能令百鸟羞”,形象地写出百舌鸟声音清亮动听,连其他鸟类也为之自惭形秽。次句“听时丹杏发山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暗示百舌的鸣叫伴随着山间杏花开放,富有生机。
第三句“春云不定雨来急”,通过“春云不定”暗示天气变化,而“雨来急”则描绘出雨势突然,为百舌的鸣叫增添了戏剧性的背景。最后一句“湿翅苍茫高树头”,描绘了百舌在雨中飞翔,翅膀被雨水打湿,尽管环境艰难,它依然在高高的树梢上继续歌唱,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以百舌鸟的鸣叫为线索,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百舌鸟独特才能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夏有作
玉琯葭灰昨夜吹,日华光暖向阳枝。
东君乱点丹青笔,真宰忙挥造化椎。
红日暗长人不觉,好花偷发蝶先知。
后园无限桃兼李,留待新恩得意时。
寒食舆病至城西再续去年之咏
冉冉飞来红杏雨,又到去年花落处。
花今落惯已如常,莫怪春归春不语。
却思天女染春时,弄粉调朱傅绿枝。
只见插花人似锦,谁知当日手如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