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十二日退如生辰蒙以诗见示聊述二章奏报·其一》
《五月十二日退如生辰蒙以诗见示聊述二章奏报·其一》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菖蒲弄碧柳垂轩,过雨閒看蛱蝶翻。

喜与老髯争一日,好同醉竹倒千樽。

身依紫省黄枢地,梦绕青菱白藕村。

门下校书女史吴绡亲写佛前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藕(bái ǒ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有很多问题或隐患。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蛱蝶(jiá dié)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切实际,空想不实际。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女史(nǚ shǐ)的意思:女士,指成年女子。

同醉(tóng zuì)的意思:指与某人一同沉醉于某种情感或境地。

吴绡(wú xiāo)的意思:形容细腻、精巧的工艺品或手工艺术品。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首句“菖蒲弄碧柳垂轩”,以菖蒲与垂柳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菖蒲在轻风中摇曳,柳条低垂于轩窗,充满了夏日的活力。

接着,“过雨闲看蛱蝶翻”一句,通过一场小雨后,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蝴蝶的翻飞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暗示着生命的自由与美好。

“喜与老髯争一日,好同醉竹倒千樽”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畅饮的喜悦之情。这里的“老髯”可能是指年长的友人,而“醉竹倒千樽”则形象地描绘了饮酒至深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豪放。

“身依紫省黄枢地,梦绕青菱白藕村”两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诗人身处官场的现实状态,又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紫省黄枢地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而青菱白藕村则是理想中的宁静与自然。

最后,“门下校书真女史,吴绡亲写佛前幡”两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行为。作为门下的校书,他不仅负责书籍的校对工作,还亲自参与佛教活动,体现了他对文化和宗教的尊重与实践。吴绡是精细的丝绸,用来制作佛前幡,这一细节更凸显了诗人的虔诚与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文化和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丁丑春与钟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

柱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

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

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脍,笠泽久蓬蒿。

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

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

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0)

过新安承师以诗见教次韵

冒暑行游涧水西,篝灯危坐类迦黎。

从今了得超凡诀,圣学工夫在日跻。

入圣超凡不易了,一毫未透隔千山。

年□奔走旋多病,此日东垣学闭关。

(0)

哭邹德久二首用前韵·其一

出守真成梦蚁宫,天台云色亦愁容。

时来盍锡万钉带,仙去俄归群玉峰。

川上可惊如逝水,岁寒徒有后凋松。

烦将老眼银河泪,共洒西风絮酒浓。

(0)

戊辰春二月晦日同栖鸾子送所亲过宝积题壁间

春江因送客,云峤更登临。

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

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

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

(0)

上张丞相十首·其五

蠢尔天骄子,中原祸太深。

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

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

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

(0)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七

功名啐啄与时同,譬似青天白日中。

不觉片云随雨雹,适从何处运神通。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