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一》全文
- 鉴赏
此诗《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一)》由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描绘了端午时节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自然风光的融合。
首句“蚤入樊笼误自囚”,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早年被世俗束缚,如同囚禁于樊笼之中,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蚤”通“早”,暗含着对过去岁月的反思与遗憾。
次句“云泉今遂五宜休”,转而抒发了诗人如今得以摆脱束缚,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仿佛回到了山水之间,享受着自然的恩赐。“云泉”象征着清幽的山林与潺潺的流水,是诗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五宜休”则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与放松。
第三句“况逢蒲节潇湘景”,进一步点明了时间背景——端午节,同时提到了潇湘之地的景色。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活动紧密相关。潇湘之地,即湖南一带,以其秀美的山水著称,此处描绘出一幅端午佳节中,人们在美丽山水间欢庆的生动画面。
最后一句“且伴渔郎鼓枻游”,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与当地的渔民一同划船游玩的愿望。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通过与渔夫共游,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束缚到自由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在端午节这样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的日子里,诗人借观龙舟竞渡,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村居 其三
欲识吾居处,屋前溪水流。
门交青薜荔,篱蔓黑牵牛。
有竹编书简,无花引钓舟。
生涯随分已,何用卜菟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