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晨朝(chén cháo)的意思:早晨朝拜神佛。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鼓箧(gǔ qiè)的意思:指做事情前蓄势待发,准备充分。
律吕(lǜ lǚ)的意思:指音乐的节奏、调子,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规律和秩序。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疏懒(shū lǎn)的意思:指懒散而不勤奋,不努力工作或学习。
水作(shuǐ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犹如水流一样,变幻无常,不可捉摸,无法预料。
- 注释
- 池:池塘。
临:靠近。
际水:池塘边缘。
石磴:石阶。
尘埃:尘土。
差胜:稍好一些。
晨朝:清晨。
律吕:古代音律中的五声音阶。
应:响应。
鼓箧:打开书箱。
疏懒:悠闲懒散。
- 翻译
- 池塘深得无法靠近,边缘处用水石铺成阶梯。
尘土飞扬百里之外,能在这里也稍好一些。
清晨坐着赏雨,蛙声如同音乐节拍相应。
孩子们不愿打开书箱,共享这悠闲懒散的心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四)》。诗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池塘场景。他赞赏池水深邃,虽不能轻易靠近,但岸边的石磴巧妙地与水面相连,增添了观赏的乐趣。诗人感叹这里的环境即使在百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清洁,比其他地方更为宜人。
清晨时分,诗人坐在池边观雨,聆听雨声和蛙鸣交织的自然乐章,感到心旷神怡。他注意到有个孩子并未急于活动,而是与他一样享受这份闲适与慵懒,共同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活琐事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圯上仙踪送吏部黄侍郎弟叔衡南归
下邳城东沂水流,水中圯桥春复秋。
何物老翁有奇术,乃此折辱张留侯。
往事悠悠已千载,履迹宁随浪纹改。
莫推授受不可当,太息无人继风采。
侯官才人黄叔衡,家居不出多史评。
文章伯氏今少宰,远省到京无限情。
雁声催人难久住,风雨萧萧复南去。
水边大石堪舣舟,予固应知赋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