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皓月(hào yuè)的意思:明亮的月光,指明亮的月亮或月光洒满的夜晚。也用来形容光明、纯洁、明亮的事物。
欢场(huān chǎng)的意思:指娱乐场所、繁华热闹的地方。
那用(nà yòng)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方法没有用处或无效。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千日(qiān rì)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形容事物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实现。
清歌(qīng gē)的意思:指悠扬动听的歌声,形容音乐美妙动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涕滂(tì pāng)的意思:泪水如雨滂沱般涌出。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照夜(zhào yè)的意思:夜晚照明,形容亮度极高。
不奈何(bù 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违背、无法抵挡的意思。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十四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辉煌与宴会的热闹。首句“照夜辉银蜡”以银蜡的光芒照亮夜空,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当筵涌白波”,仿佛在宴会上,酒水如同白波般涌现,渲染出宴会的热烈气氛。
“醉嫌千日少,事到十年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因沉醉于眼前的欢乐而感到时间短暂,而面对人生大事时却又觉得时间漫长,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当下快乐的珍惜。
“皓月常相似,清歌不奈何”则将自然美景与音乐之美相融合,皓月常在,清歌永续,表达了对永恒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欢场如不散,那用涕滂沱”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即使在欢乐的场合,也难免会有离别之痛,表达了对相聚不易、离别伤感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十四夜宴会场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欢乐与离别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南州春色
清溪曲,一株梅。无人偢睬,独立古墙隈。
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
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结子,天自栽培。
金鼎调羹,仁心犹在,还种取、无限根荄。
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来。
竹颂
深根藏器时,寸寸抱奇节。
遭时上风云,故可傲冰雪。
宝鼎现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乘丽景、华灯争放,浓焰烧空连锦砌。
睹皓月、浸严城如画,花影寒笼绛蕊。
渐掩映、芙蓉万顷,迤逦齐开秋水。
太守无限行歌意。拥麾幢、光动珠翠。
倾万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轮骈鼓吹。
控宝马、耀貔貅千骑。银烛交光数里。
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壶影里。
宴阁多才,环艳粉、瑶簪珠履。
恐看看、丹诏催奉,宸游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
缓引笙歌妓。任画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楼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