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放开(fàng kāi)的意思:放下束缚,不再约束或限制。
襟怀(jīn huái)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才。
开眼(kāi yǎn)的意思:指眼界开阔,看到新的事物或认识到新的道理。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行雁(xíng yàn)的意思:行雁指的是雁群飞行时,领头的雁鸟。比喻引路或带头的人。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雁字(yàn z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相隔很远,互不相见。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逸兴(yì xì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意兴高昂。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远岫(yuǎn xiù)的意思:比喻目标或远方的事物。
远眺(yuǎn tiào)的意思:远远地看。
云笺(yún jiān)的意思:云:云彩;笺:纸张。形容书信通信迅速。
开眼界(kāi yǎn jiè)的意思:拓宽视野,增加见识
- 鉴赏
这首《天台远眺》由清代诗人吕成家所作,描绘了站在天台山巅远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首句“突兀天台耸碧空”,以“突兀”二字形容天台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一个“碧空”则勾勒出天空的广阔与深邃,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壮丽的背景。接下来,“恰宜远眺辨西东”,点明了诗人站在高处,能够清晰地分辨东西方向,暗示了视野的开阔与心胸的宽广。
“放开眼界群峰小,展扩襟怀万派通”,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的视角之广和心境之阔。群山在诗人的眼中变得渺小,仿佛融入了更广阔的天地之中,而诗人的心怀也随着这开阔的视野而更加宽广,与万物相通,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半幅云笺封远岫,一行雁字窎秋风”,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云雾缭绕的山峦比作被半幅云笺覆盖,雁字则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悠长,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登临逸兴游仙景,缥缈虚无一望中”,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愉悦心情和超凡脱俗的感受。站在天台之上,仿佛进入了仙境,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缥缈而虚无,却又真实可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站在天台山巅远眺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情感的升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皮典史归泉溪旧隐
皮尹昔辞上高秩,隐居欲拟陶彭泽。
石潭空洞九峰奇,潭底行云映朝日。
云去山空今几秋,随风万里何悠悠。
一朝飘落还故处,云本无心风亦休。
芙蓉峰下西江路,父老送行君弗顾。
著书况有鹿门期,回首人间但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