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闱(chūn wéi)的意思:指科举制度中的春季考试,也泛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大宛(dà yuān)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雕题(diāo tí)的意思:形容写得非常精细,细致入微。
斗鸡(dòu jī)的意思:指两只鸡相互斗,比喻争斗、竞争。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宫花(gōng huā)的意思:指宫廷中所种植的花卉,也用来比喻虚有其表、外表美丽而内在空虚的事物或人。
狻猊(suān ní)的意思:指勇猛善战的神兽,比喻英勇无畏的人。
烂熳(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得茂盛而美丽。
联诗(lián shī)的意思:指两首或多首诗歌通过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的艺术表达。
龙媒(lóng méi)的意思:指能够传递信息或传达意愿的媒介。
牌金(pái jī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赢得名誉和利益而争夺和斗争。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狮子(shī zi)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威武震撼的吼叫声。
天章(tiān zhāng)的意思:指天地间的奇迹或非凡之事物。
西奎(xī ku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威严。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奏牍(zòu dú)的意思:奏章和文书。形容文章或奏章的内容详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试院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科举考场的氛围与景象。首句“春闱新雨透花泥”以春雨滋润花泥的景象开篇,既点明了时间(春季)和地点(考场),也暗示了考试的神圣与生机。接着,“学士联诗拟斗鸡”,形象地描绘了考生们在考场内互相切磋诗艺的情景,如同斗鸡般激烈而充满活力。
“騕袅龙媒来大宛,狻猊狮子出雕题”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考生比作骏马与猛兽,大宛是古代著名的马匹产地,狻猊与狮子则代表勇猛与力量,以此来赞颂考生们的才华与斗志。同时,“宫花压帽牌金小,官锦裁袍绶綵齐”描绘了考生们穿戴整齐、庄重的形象,金黄色的小帽牌与色彩斑斓的官锦袍,不仅体现了考生成就的荣耀,也暗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奏牍三千方朔健,天章烂熳象西奎”两句,以三千篇奏牍的数量形容考生的勤奋与才华,方朔是汉代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考生们像方朔一样才思敏捷。天章烂熳象西奎,则是赞美考生们的文采飞扬,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璀璨夺目。整首诗通过对考场内外生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元代科举制度下学子们为求取功名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知识与才华的尊崇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夏日看荷花作
后湖长荡,见烟鬟雾鬓,红妆无数。
叶暗荷深三万顷,一片嫩凉成雨。
映水逾鲜,倚风欲笑,月又明南浦。
隔江试采,有人一样心苦。
曾在大士台前,文人舌本,幻出花如许。
一自污泥沦谪久,怅望瑶池悬圃。
汉苑飘香,吴宫堕粉,几遍閒箫鼓。
何时华顶,与君携手归去。
念奴娇.重过广陵同王西樵孙介夫夜话即宿西樵寓中
登车一叹,叹羊裘已破,朔风如镞。
枉道那辞三百里,为与琅琊情熟。
却遇兴公,铿然屐响,也过东头屋。
三人相对,寒灯淡晕生绿。
少顷客去余留,王公呼我,大被从君宿。
睡说三冬歧路事,起坐何烦频蹴。
绵定奇温,居殊不易,握粟凭谁卜。
车中霜满,夜寒私语童仆。
金菊对芙蓉.舟中有示仍用前韵
泛泛清娱,迢迢樊素,相随单舸高秋。
学水云一色,浮渲梳头。
包山此去千峰橘,高低缀、耀日霜毬。
三更水面,吴娘橹响,一片清讴。聊复映月乘流。
休袖倚沧江,回望商邱。忍烟篷雨箬,故国清游。
簟纹双稳鵁鶄睡,君莫管、夜色幽幽。
祇愁商妇,隔船低唱,玉树鹂留。
暗香.柬竹逸讯荫绿轩前梅花消息
晓寒正侧。怅今春天气,连朝如墨。
郭外小桥,几树红香受寒勒。
况是风前水畔,有多少、明妆倾国。
也伴著、细雨轻烟,零乱翠帘隙。悽寂。正小极。
似十五玉娥,舞困无力。僧楼伎席。
记得常年暗香积。
谁料误他花信,偏则惹、粉腮轻湿。
问甚日,含笑觑,素英狼籍。
水调歌头.早秋托兴
秋色一天雪,林壑映新旸。
皎如三尺新水,出匣漾干将。
亟敞杉窗竹院,要使金风玉露,洒濯我轩廊。
飒爽上眉宇,皎洁到衣裳。小楼上,望极浦,太微茫。
估船夜笛江上,并作十分凉。
安得中原豁处,饱看出栊苍狗,大猎一千场。
淅罢刀头米,射杀鹿边獐。
满庭芳.距汝州四十里,山有温泉,相传为唐武后幸洛时浴处
武媚东巡,金轮春幸,洛川自古神州。
风光溢目,彩仗簇星球。
闻道香山山下,汤泉沸、玉滟琼流。
传驻跸,石榴裙湿,激水奉宸游。
六郎宣诏入,莲花一朵,相映娇柔。
趁晚凉閒话,水殿云帱。
千载朱颜难待,伤心似、太液池头。
凄凉也,骊山浴馆,一样野花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