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生动的观鱼场景,以“次韵”形式与丹霞和尚的诗作和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禅意的融合。
首句“鳞鬣从容戏碧漪”,以“鳞鬣”比喻鱼群,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在碧绿的水波中悠然自得地游动嬉戏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之美。“戏碧漪”则赋予了这一画面以动态感,仿佛能听到水波轻拍岸边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的“拈槌击拂更无疑”,可能是指诗人或观者在欣赏这幅自然画卷时,内心产生了某种触动或启示,如同敲击木槌或轻轻拂过水面,引发出深思。这里的“无疑”暗示着这种触动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外力强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直接的联系。
“闻经听法都休说,自是鱼中有导师”,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不必去刻意寻找或解释什么道理,因为自然本身就有其内在的智慧和启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就像是自然界的导师,教会人们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即自然法则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和谐共存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观鱼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禅宗思想,传达了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
去国怀丘园。
入远滞城阙。
寒灯耿宵梦。
清镜悲晓发。
风草不留霜。
冰池共如月。
寂寞此闲帷。
琴尊任所对。
客念坐婵媛。
年华稍庵薆。
夙慕云泽游。
共奉荆台绩。
一听春莺喧。
再视秋虹没。
疲骖良易返。
恩波不可越。
谁慕临淄鼎。
常希茂陵渴。
依隐幸自从。
求心果芜昧。
方轸归与愿。
故山芝未歇。
同咏坐上玩器 乌皮隐几
蟠木生附枝。
刻削岂无施。
取则龙文鼎。
三趾献光仪。
勿言素韦洁。
白沙尚推移。
曲躬奉微用。
聊承终宴疲。
同咏坐上所见一物 席
本生潮汐池。
落景照参差。
汀洲蔽杜若。
幽渚夺江蓠。
遇君时采撷。
玉座奉金巵。
但愿罗衣拂。
无使素尘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