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园池上书所见五首·其三》
《东园池上书所见五首·其三》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堂下溅水欲周,水清烟底见游鯈。

主人不是芳饵,此意从来直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芳饵(fāng ěr)的意思:芳香的食物可以引诱人或动物,比喻美色或美食能够诱惑人心。

溅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液体因受到外力而向四周飞溅,形容事物受到冲击或激发后,产生的连锁反应或影响。

溅溅(jiān jiān)的意思:形容水或其他液体飞溅的声音。

来信(lái xìn)的意思:指收到他人的信件或消息。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直钩(zhí gōu)的意思:形容笔直而有力的钩子,比喻文章或行为直截了当、有力有节。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注释
堂下:厅堂下面。
溅溅:流水声。
周:环绕。
水清:水清澈。
烟底:烟雾之下。
游鯈:游动的小鱼,可能是鲤鱼的一种。
主人:屋主或者宴请的主人。
不是:并不是。
无:没有。
芳饵:香甜的鱼饵。
此意:这样的意图。
从来:一直以来。
信直钩:相信直钩钓鱼的方法,表示主人不使用狡诈手段。
翻译
堂下的流水声潺潺,似乎要环绕四周
清澈的水面下,烟雾中可见游动的小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静谧美丽的园中景象。"堂下溅溅水欲周",表达了水流在庭院下方便地汇聚成小溪的情形,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水清烟底见游鲫"则生动地展现出水质清澈,甚至可以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的景致。

"主人不是无芳饵"这句透露出诗人对园主精心培育庭院植物之情。"此意从来信直钩"则表达了诗人对园主用心布置园林,旨在追求自然真挚情趣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水和鱼、主人与园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雅致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园主匠心独运的肯定。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避方寇五绝·其二

啖惑愚民倚怪神,诛锄当见不淹旬。

何尝耳目亲旗鼓,只是流离失业人。

(0)

道旁赠梅花

一枝横出小桥东,凡木旁边迥不同。

未肯临风吐香粉,先将蓓蕾试轻红。

(0)

登乌奴

金壶皤腹贮春醪,路入山堂脚脚高。

但得远尘宽俗鞅,不须临下见秋毫。

(0)

和季平哭小女时避地灵峰

荒山藤束木皮棺,见此令人鼻骨酸。

自是杏殇风易剪,不须惭痛泪阑干。

(0)

送李邠州

文昌冠剑辍名卿,书殿丹青得老成。

晓日旌旗熊虎动,秋郊组练雪霜明。

邠郊风教农桑国,秦帝山河屏翰城。

竹马儿童应借问,使君揽辔旧澄清。

(0)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十二

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除。

生儿乃不凡,磊落玻璃珠。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