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胡折北,谁复将征西。
志苦甘尝胆,身先愿执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次韵宋永兄伤时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眼前江河的变迁和汉阙的低垂,寓含了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忧虑。他感慨未见胡人败退,也没有人再能领兵西征,表达了对军事形势的担忧。
"举目江河异",诗人以江河的变化象征时代的变迁,暗示了战乱带来的动荡不安;"伤心汉阙低",则借汉代遗迹的衰败,寄托了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当前国势的哀伤。
"未闻胡折北,谁复将征西",进一步强调了战事的停滞和无人领军的困境,流露出对英雄人物的期待和对战争早日结束的渴望。"志苦甘尝胆",诗人自比古人,表达坚韧不拔的决心和为国事付出的决心;"身先愿执鼙",表明他愿意冲锋在前,投身战斗。
最后两句"时惟王事急,六月尚栖栖",直指当时国家面临的紧迫形势,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诗人仍感到焦虑不安,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责任感。
钟陵东门白杨树,行人指点是双墓。
墓中夫妇俱少年,一双白璧薶黄泉。
黄泉相逢语呜咽,一一从前向郎说。
前年郎去客三山,今年郎归白骨还。
当时自画蛾眉样,今日却写郎容颜。
容颜转似心转切,叫郎不应心断绝。
生时不得逐郎行,死时却与郎同穴。
丹青遗像留人间,年年泪竹寒生斑。
当年曾过延平渡,还见双龙化剑湾。
堂前既无父与母,堂下又无儿与女。
使妾有子堂有姑,丹心一寸那能枯。
六朝盛事付流水,忠义几人能到底。
秋风月冷凤凰来,与郎同上吹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