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旬(bā xún)的意思:指年老的人,年纪达到八十岁。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开篇“今年逢甲子,五十五年春”以“甲子”这一干支纪年法,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点明了诗人在春天的感慨。接着,“愿学白居士,长为花主人”一句,借白居易之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白居易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景。
“婴儿时自作,弟子日相亲”则展现了诗人对成长过程的回顾与珍惜,以及对师友关系的珍视。通过“婴儿时自作”的自我反思,诗人似乎在强调个人成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而“弟子日相亲”则体现了他与周围人深厚的情感联系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最后,“堂上八旬母,承欢未觉贫”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深情地回忆起与母亲共度的时光,即使生活简朴,但因为有母亲的陪伴,心中感到无比的富足与幸福。这不仅是对亲情的颂扬,也是对生活中真正价值的深刻体悟——与亲人共享的时光,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师友及家庭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