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的柔美姿态与环境氛围的融合,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万缕千丝织暖风”,运用比喻手法,将柳树的枝条比作织物,在温暖的春风中轻轻摇曳,生动地展现了柳树随风摆动的轻盈景象。这里的“织”字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柳枝随风舞动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春风吹拂下柳树生长的生机勃勃。
次句“绊烟留雾市桥东”,进一步渲染了柳树所在环境的朦胧美。烟雾缭绕,仿佛是柳树与周围的景物之间形成了一层薄纱,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市桥东”点明了地点,暗示这是一个繁华与宁静交织的地方,柳树作为背景,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丰富性。
第三句“砌成幽恨斜阴里”,将柳树与“幽恨”联系起来,赋予了柳树以情感色彩。这里的“砌成”不仅指柳树在斜阳下的影子铺满了地面,更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绪被这景致触动,产生了深深的感慨。柳树的影子在斜阳的余晖中拉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最后一句“供断闲愁细雨中”,将柳树置于细雨之中,进一步强化了其与情感的关联。细雨中的柳树,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湿润与柔和,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在这里,“供断”二字表达了柳树似乎成为了诗人排遣闲愁的寄托,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情感深度,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艺术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乐府十四首·其四天马歌
渥洼水碧银河清,天驷降精龙马生。
腾骧一跃起霄汉,赤汗亹亹珠流赪。
汉家天子真龙骨,一见龙驹喜充臆。
手携玉麈上瑶池,回首人间烟雾隔。
叶公画龙不知龙,祢衡枉死清波中。
庸奴执策如刀匕,自嗟不及骀骀死。
海天阔处.御天见招汎舟
呼船买酒相招,元都道士门前又。
逆流而上,持螯大嚼,谁当吾右?
放胆文章,无腔曲子,尽来消受。
向东南、过尽乌桕树,夕阳几点寒鸦瘦。
忆自陇西去后。碧毵毵、万行官柳。
疏钟野寺,断桥流水,风光依旧。
席地狂吟,仰天微笑,付之乌有。
算从来家国,兴亡一梦,不劳穷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