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塘话别》
《西塘话别》全文
明 / 明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忆昨江楼倚月波,隔花闻唱竹枝歌。

十年往事灯前省,秋思春愁积渐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积渐(jī jiàn)的意思:积累渐渐增长。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思春(sī chū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情感的憧憬和向往。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月波(yuè bō)的意思:指月光的倒影在水面上形成的波纹,比喻美好的景色。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竹枝歌(zhú zhī gē)的意思:比喻才情出众,能够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情绪。

鉴赏

这首诗《西塘话别》由明代诗人明秀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回忆,展现了离别时分的复杂心情。

首句“忆昨江楼倚月波”,诗人回溯往昔,想象自己曾于江边的楼阁中,倚窗而望,月光洒在波澜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倚”字,不仅描绘了动作,更隐含着一种依恋与不舍的情绪。

次句“隔花闻唱竹枝歌”,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诗人仿佛穿越时空,再次听到那从花丛中传来的竹枝歌曲,这歌声或许承载着过去的美好记忆,又或是离别的哀愁。竹枝歌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一种形式,常与离别、思念的主题相关联,此处的“隔花”二字,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距离与阻隔。

后两句“十年往事灯前省,秋思春愁积渐多”,将时间轴拉长至十年,诗人独自在灯下回顾过往,十年间累积的思念与愁绪如同秋日落叶般堆积,无法排遣。这里的“省”字,既有反省之意,也暗含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反思。通过“秋思”与“春愁”的对比,诗人表达了随着时间流逝,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与累积。

整体而言,《西塘话别》以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勾勒出一幅离别前夜的深情画面,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绪与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明秀
朝代:明

明僧。浙江海盐人,俗姓王,字雪江,号石门子。出家于天宁寺,晚习定于钱塘胜果山。有《雪江集》。
猜你喜欢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二

干戈满地接山城,所在流亡苦甲兵。

游子那堪天北望,孤舟应共雁南征。

俱传栾布收彭越,相对黄公哭阮生。

惆怅莫须论往事,岭猿已过第三声。

(0)

送罗梦章比部省亲还蜀

归心遥系武功天,巫峡春风万里船。

锦水有桑堪养母,邛关何地可筹边?

云迷八阵愁鱼复,路转三巴泣杜鹃。

自叹碧鸡词赋客,十年旌节竟空悬。

(0)

陈靖献公祠三首·其二

分茅蓟北控岩疆,鼙鼓谁教动范阳。

自有长君图社稷,不劳叔父佐成王。

丹心愿化千年碧,弱息难回百炼刚。

缞绖何人轻慷慨,忠魂总赴白云乡。

(0)

寄慰乾一落第

当年交臂许云龙,太息名高未易逢。

我辈都非食肉相,古人常作酒家佣。

三巴二月莺千啭,万里双鱼泪一封。

何处相思不相见,梓江迢递剑门重。

(0)

河南道中

风沙苍莽不知程,竟日荒郊客感生。

廿载兵戎经百战,几家烟火聚孤城。

断垣雨印狐狸迹,中泽霜凄鸿雁声。

待拟绘图嗟未可,军书昨复报南征。

(0)

送雪龛兄任保宁

最忆阆中胜,云山到眼迷。

地从巴水折,天入剑门低。

夜月桐花艳,春风杜宇啼。

池塘应有梦,乡思更凄凄。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