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
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北方(běi fāng)的意思:指北方的地区或方位。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出汗(chū hàn)的意思:出汗指人体因运动、疲劳或受热等原因而出现汗水。在成语中,出汗常用于比喻努力工作或面临困境所带来的艰辛和辛苦。
荡荡(d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阔,没有边际。
梵释(fàn shì)的意思:指佛教的高僧、大德。
公意(gōng yì)的意思:公正的意见或看法。
怪神(guài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异常奇特、离奇怪异。
汗血(hàn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辛苦或费力,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回向(huí xiàng)的意思:指向佛、菩萨等神佛祈福或祝福,借助神佛的力量来达成某个目标。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老衲(lǎo n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和尚自称,也用于自谦或自嘲的说法。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龙眠(lóng mián)的意思:指龙蛇在山谷中盘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蔽、休眠状态。
马龙(mǎ ló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现问题,出现差错。
名字(míng zì)的意思:指人的姓名,也可以指事物的名称。
巧手(qiǎo shǒu)的意思:指技艺高超、手巧灵活。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四王(sì wáng)的意思:指四位地位高傲、权势显赫的王公贵族。
四天(sì tiān)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四天。
宿习(sù xí)的意思:指久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天王(tiān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或一方之主,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人。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向心(xià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内部的力量或因素向中心集中,也可用来形容人们的思想、行动等趋向一致。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形状(xíng zhu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形态或特征。
叶书(yè shū)的意思:指传书密信的一种方式,通过将信件藏在书中传递。
语怪(yǔ guài)的意思:指言语奇特、怪异,不合常理。
贝叶书(bèi yè shū)的意思:指用简单的暗示或象征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意思。
汗血驹(hàn xuè jū)的意思:指马匹在奔跑时,由于劳累过度而出现鼻孔出血的现象。比喻为了完成某项艰巨的任务而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
四天王(sì tiān wáng)的意思:指四位力量强大、威风凛凛的人物。
子不语(zǐ bù yǔ)的意思:指孩子们不说话,形容孩子们懂事而沉默寡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诗中描绘了一幅佛教画作,内容涉及四天王和其他神话生物,以及对信仰与怀疑的思考。
开篇“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两句,写的是画家李伯时在绘制过程中的精湛技艺,他所创作的马匹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中跳跃而出。紧接着“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则表达了对这些神幻图像的警惕和内心的纯净回归。
随后,“遂画白衣仙,蕲与梵释俱”一句展现了画中除了四天王,还有其他佛教神仙形象,如同样具有高尚地位的白衣仙,以及印度佛教僧侣——“梵释”的身影。下文“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则具体指出了画中四大天王位于北方,并且与另一种神灵——瞿昙共处。
在诗的后半部分,“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表达了画家对各种神异图像的融合和运用,而“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则强调了这四位天王各自不同的名称及其外貌特征。接着“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反映出人们对于这些超自然存在的信仰与怀疑。
诗人通过“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一句表达了对登临高耸天宫的困难,以及想要达到那种高度境界所需的精神力量。紧接着“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则指向了古老经典中记载的真理,是如何让人心生信仰而不再怀疑。
最后,“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表达了诗人的立场,即不谈论那些奇异之神,而是更倾向于佛教和儒家思想的融合。末尾“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则是对这类话题是否应该用言辞或文字来表述的一种自我反思。而最后一句“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则是诗人向读者(可能是徐商叟)询问关于画中所蕴含的哲理与主题的看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鉴赏能力,还揭示了他对于信仰、精神追求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