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送人落第归江南》
《金陵送人落第归江南》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凤台寒日莫,千里送君还。

别梦愁京雨,乡心楚山

落花偏拥棹,归雁独临关。

应醉家林月,青云好是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梦(bié mèng)的意思:指不要做白日梦或幻想,要实事求是。

楚山(chǔ sh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山,用来比喻高耸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凤台(fèng tái)的意思:指高位、显贵的地方或职位。

归雁(guī yàn)的意思:归雁是指候鸟归巢的现象,比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家林(jiā lín)的意思: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声望、学问或技艺。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偏拥(piān yōng)的意思:指偏袒、偏袒偏爱。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日莫(rì mò)的意思:指日子越来越少,时间不多了。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金陵送人落第归江南》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凄凉与离愁。首句“凤台寒日莫”以凤台为背景,渲染出送别的冷清氛围,暗示着友人离去的季节已是深秋,阳光微弱,寒意袭人。次句“千里送君还”直接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长途跋涉和归途的忧虑。

“别梦愁京雨”通过想象友人在京城遭遇的雨中离愁,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伤感。而“乡心絓楚山”则将友人的思乡之情与眼前难以逾越的楚地山水相连,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挂念。

“落花偏拥棹”运用了象征手法,落花如泣如诉,仿佛在挽留友人,增添了离别的哀伤。最后一句“归雁独临关”以孤独的归雁形象,寓言友人形单影只地穿越关隘,令人倍感凄凉。

结句“应醉家林月,青云好是閒”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回家后能在宁静的月色下忘却科举失意的期待,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未来能淡泊名利、享受闲适生活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关切。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金缕曲.和韵答查声山

梅际喧群雀。正閒园、轻暖轻寒,酿春山阁。

独坐慵斟龙潭酒,难忘年时酬酢。

恨那日、扁舟水郭。

一霎吴歌冲雨别,梦相寻、江北江南各。

麻姑拓,向谁索。赤鳞剖得情非昨。

爱分明、蝇头虿尾,香皮藤角。

最忆芸窗填词暇,何处行吟采药。

更莫惜、频邮杰作。

二十四番风信了,问可能、真践秦淮约。

盼去雁,海天落。

(0)

钗头凤.题盛奕云城南小住

城南去。墙东住。石桥须记垂杨路。柴扉静。连钱映。

小斋如舫,短篱围径。称。称。称。花深处。香风度。

彩笺重拟闲居赋。挥毫竟。添佳兴。

弄琴春昼,鸟啼相应。听。听。听。

(0)

浣溪沙·其三春词

叠叠巫山不是高。茫茫鄂渚未云遥。

难挨惟有可怜宵。

两意半含如豆蔻,寸心千转是芭蕉。

东风不管倩魂消。

(0)

七夕惆怅辞

天上相思有了时,一年一度一佳期。

人间只有相看分,也要迢迢远别离。

(0)

皈依

綵云飞下十三楼,悄立屏山最后头。

离客香风才一尺,照人秋月是双眸。

瘷声临去讹中妇,笑靥微圆认阿侯。

我已皈依仙座下,见花无那转含愁。

(0)

密意·其一

待不消魂不自禁,乍黄昏又阁轻阴。

背灯佯溜搔头玉,隔座亲舒缠臂金。

竹小苦无栖凤力,花含先有许蜂心。

九天屈注银湾水,抵得恩多未抵深。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