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朱 制 干 象 祖 宋 /文 天 祥 一 官 聱 漫 任 如 何 ,屡 疏 笺 天 气 不 磨 。宋 祚 万 年 陈 大 计 ,周 图 五 字 订 前 讹 。重 寻 范 老 忧 时 箸 ,旁 竖 文 公 卫 道 戈 。投 匦 近 年 殊 不 少 ,有 人 说 似 此 君 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少(bù shǎo)的意思:不少意味着数量相当大,不少的意思是很多,数量不少。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大计(dà jì)的意思:指重要的计划或决策。
笺天(jiān t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无法容纳。
近年(jìn nián)的意思:指最近几年,近来的一段时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投匦(tóu guǐ)的意思:指向上级或有权势之人告发陷害下级或无权势之人。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卫道(wèi dào)的意思:指维护正义、坚守道义。
五字(wǔ zì)的意思:指由五个字组成的词语,也可以指五个字的成语。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翻译
- 做官的琐事繁多难以应对,多次上书也无法改变天气的反复无常。
宋代国运长久,我提出重大策略,纠正先前的错误。
再次寻找范仲淹那样的忧国志士,像文天祥那样坚守道义的武器。
近年来向朝廷投递意见的人很多,有人说这些行为就像你吗?
- 注释
- 一官:官职。
聱漫:繁琐复杂。
任如何:不管怎样。
屡疏:多次上书。
笺:书信。
天气:比喻时局或政治形势。
不磨:无法改变。
宋祚:宋代国运。
万年:长久。
陈大计:提出重要策略。
订前讹:纠正错误。
范老:范仲淹。
忧时:忧虑国家。
箸:筷子,这里比喻志士的行为。
文公:文天祥。
卫道戈:坚守道义的武器。
投匦:向朝廷投递意见。
殊不少:非常多。
此君:此人,指代前面提到的投匦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天祥所作,名为《送朱制干象祖》。诗中表现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以及对友人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赞赏。
"一官聱漫任如何,屡疏笺天气不磨。"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担任官职时的悠然态度和不受外界干扰的坚定意志。"聱"在这里指的是淡泊名利,不以官位为重;"漫"则形容其从容不迫的状态。"屡疏笺天气"暗示朋友多次上书言事,表达自己对国家大计的关心和责任感,而"不磨"则强调了这种态度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宋祚万年陈大计,周图五字订前讹。" 这两句中,“宋祚”指的是朝廷的祥瑞之气,“万年”表达了对国家长久安稳的祝愿。“陈大计”则说明朋友不仅有远见卓识,而且能够提出宏大的治国方略。“周图五字订前讹”中的“周图”可能是指古代圣君周公的典范,“五字”可能暗示某种具体的治理原则或方法,而“订前讹”则表明朋友能够纠正过去的错误,确立新的正确方向。
"重寻范老忧时箸,旁竖文公卫道戈。" 这两句中,“重寻”意味着重新追寻古人之志,“范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臣或名士,如范仲淹等,他们在国家有难时总是忧心忡忡。“忧时箸”则形容朋友面对时事的关切和担忧。"旁竖文公卫道戈"中的“文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文学家或忠臣,如欧阳修等,而“卫道戈”则象征着用自己的才能和德行来保护正道。
"投匦近年殊不少,有人说似此君么。" 这两句表达了朋友在过去的岁月里贡献良多,而且有人评价其德才兼备,与古代圣贤相似。"投匦"即是指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品德,“殊不少”则强调了朋友所展现出的不凡之处。而最后一句则是对朋友的最高赞誉,认为他堪比古代的伟人。
整首诗通过对朱制干象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敬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以及对才德兼备之士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
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
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
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
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傲松筠,抚龟鹤,乐蓬壶。
斑衣戏舞,春满兰玉正森如。
却忆杜陵老子,因羡碧山学士,茅屋换银鱼。
何似温柔地,丝竹伴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