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极(bù jí)的意思:极端、过分
多故(duō gù)的意思:多次遭遇不幸或困扰。
仿像(fǎng xiàng)的意思:模仿像样,形容做作、不自然。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九灵(jiǔ líng)的意思:形容动物或人的身手敏捷、行动迅速。
可望(kě wàng)的意思:有希望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连峰(lián fēng)的意思:指山峰接连不断地延伸或连绵起伏的山脉。
灵眇(líng miǎo)的意思:形容眼神明亮敏锐,富有神采。
兽迹(shòu jì)的意思:指野兽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残余,比喻坏人或罪犯留下的线索。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屋庐(wū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简单的房屋。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冢墓(zhǒng mù)的意思:指坟墓或墓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九灵山的遥望之情。首句"九灵眇何许"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九灵山神秘而遥远位置的好奇和向往。接着"连峰高不极"强调了山峰之高峻,仿佛没有尽头,给人以壮丽而辽阔的视觉感受。
"依稀接远雾,仿像起寒色"通过模糊的山峰与远处的迷雾相连,以及隐约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冷寂的意境。诗人身处山下,时间流逝,"别来岁频易"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感慨。
"屋庐閒鸟声,冢墓遗兽迹"则转向了现实中的景象,屋舍静谧,只有鸟儿的鸣叫,以及山野中动物留下的痕迹,这些细节增添了家园的亲切感和荒芜感。
最后两句"可望不可至,空多故乡忆"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虽然无法亲身前往,但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无时无刻不在,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灵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徐友梅碧梧听雨图
人生天地间,百年直须臾。
我生俦类间,七尺同骸躯。
置身冠盖间,苦为形所拘。
属耳笙琶间,易为声所濡。
讵知遭际同,各托情怀殊。
或从喧求寂,或必清始娱。
争似廓襟期,所至任菀枯。
抑且脱羁束,自顾忘腴癯。
何事非吾天,何地非吾庐。
何遇非吾乐,何曹非吾徒。
第未逢解人,畴复嘲迂儒。
吾乡迩郊畿,邻壤接津沽。
屋指东西陆,家称大小徐。
诸兄文福齐,二难乡科俱。
元方快登龙,仲氏怅飞凫。
讲席中州游,宦辙东海隅。
记主聚星堂,迭绘听雨图。
培娄当苍厓,芭蕉间碧梧。
咫尺具千里,峥嵘喻双株。
画笔羡干云,题句抵穿珠。
辁才钝且庸,座谈嗫复嚅。
恨未侍皋比,思将访许都。
写生宋与王,慕古欧与苏。
神交证丹铅,客程阻舟车。
快登北极台,俯瞰大明湖。
恰逢屋雪融,恍滴檐溜疏。
此味此声希,旧雨今雨符。
多恐柳阴浓,未及桐柯孤。
况隔杏坛遥,孰开蒋径芜。
安得足所经,遍假手为摹。
纵甘耳无闻,究喜身自如。
酒杯块磊浇,禅机色相虚。
放出野腔歌,泼开墨沈涂。
弹倦悔冯铗,吹滥讥齐竽。
转防知音知,相对同胡卢。
《题徐友梅碧梧听雨图》【清·史恩培】人生天地间,百年直须臾。我生俦类间,七尺同骸躯。置身冠盖间,苦为形所拘。属耳笙琶间,易为声所濡。讵知遭际同,各托情怀殊。或从喧求寂,或必清始娱。争似廓襟期,所至任菀枯。抑且脱羁束,自顾忘腴癯。何事非吾天,何地非吾庐。何遇非吾乐,何曹非吾徒。第未逢解人,畴复嘲迂儒。吾乡迩郊畿,邻壤接津沽。屋指东西陆,家称大小徐。诸兄文福齐,二难乡科俱。元方快登龙,仲氏怅飞凫。讲席中州游,宦辙东海隅。记主聚星堂,迭绘听雨图。培娄当苍厓,芭蕉间碧梧。咫尺具千里,峥嵘喻双株。画笔羡干云,题句抵穿珠。辁才钝且庸,座谈嗫复嚅。恨未侍皋比,思将访许都。写生宋与王,慕古欧与苏。神交证丹铅,客程阻舟车。快登北极台,俯瞰大明湖。恰逢屋雪融,恍滴檐溜疏。此味此声希,旧雨今雨符。多恐柳阴浓,未及桐柯孤。况隔杏坛遥,孰开蒋径芜。安得足所经,遍假手为摹。纵甘耳无闻,究喜身自如。酒杯块磊浇,禅机色相虚。放出野腔歌,泼开墨沈涂。弹倦悔冯铗,吹滥讥齐竽。转防知音知,相对同胡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367c68d5b1e208216.html
次韵简书衡
可是天台再见身,匡时策待万言陈。
功名唾手才何健,书卷罗胸语自真。
万里鲲鹏腾渤澥,九秋雕鹗出风尘。
缅怀三世循良传,明德由来有达人。
许君说字郑君笺,文是坡仙诗阆仙。
独契聃龙惊俗眼,同师执象亦前缘。
太原宗派遥遥共,中散歌行字字圆。
会看安排作元宰,孝先先播《咏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