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柳枝·其七》
《杨柳枝·其七》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烟洗风梳碧可怜秋深犹咽五更蝉。

谁家残月沧波苑,时见渔舟网碎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烟洗风梳碧可怜",通过烟雾和微风的轻拂,展现出碧绿的水面被清洗得清新明亮,但又带着几分孤独与寂寥。"秋深犹咽五更蝉",五更时分,秋蝉的鸣叫声在深夜中显得尤为低沉,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谁家残月沧波苑",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一轮残月挂在苍茫的水面上,增添了画面的冷寂感,暗示着月夜下的无尽思绪。"时见渔舟网碎钿",偶尔间,渔舟在月光下穿梭,撒下的渔网如同细碎的银片,与月色交相辉映,增添了一份生活的生动与人间烟火气。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体现了清代诗人郑文焯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送丁怀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其一

西山南浦昔相逢,桂林象郡今相送。

长才妙略世所知,诸公贵人胡不用。

文风广被固可喜,志士远适岂其理。

上书报罢君勿悲,广西政复多事宜。

(0)

学佛者祖迁自南陵来谒莫万安题诗于知津阁适同莫过而见之用韵以赠

尝闻学苦空,世事应废阁。

颇疑休己辈,顾以诗流落。

尔今定何业,更慕扬州鹤。

愿长岁寒柯,勿矜春濯濯。

(0)

周愚卿用荀卿氏之语以遇名斋从余求诗为赋古意一首

世俗争知竞冶容,纷纷墙穴交相从。

谁知亦有秉正色,奉养辛勤供织舂。

过期不嫁心不悔,偃蹇数夫终德配。

君不见兰生林下久含章,得时可以充君佩。

(0)

李大椿伯寿见示宝剑歌答之

李子久不调,慷慨多雄辞。

题为宝剑篇,赠我何足知。

我为读数过,因之重嗟咨。

尚方愿赐有朱云,櫑具带剑有不疑。

云也安能斩张禹,曼倩脱或逢胜之。

君才固有用,我病且复衰。

谁能长佩矜陆离,但取短铗歌归来。

(0)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簸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蚃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靡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0)

二十一日雨

疾风吹倒庭前树,更有飞来雨如注。

终朝畏暑自脱巾,亟起收书不能屦。

前山云重如泼墨,坐想溪流高数尺。

是间无乃隔分龙,点滴才堪清几席。

前时小旱已作忧,三日为霖遂不休。

早禾尽实晚禾秀,造物于此功无留。

祇今望霓尤所急,百里之行半九十。

民乃奔走奉神祠,神盍经营足民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