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要望江南·其七占虹霓第七》
《兵要望江南·其七占虹霓第七》全文
唐 / 易静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虹霓见,更或似弓形

有若晕来如断续,兵兴五日回程。久住必灾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弓形(gōng xíng)的意思:形状像弓的弯曲形状

虹霓(hóng ní)的意思:指彩虹。

回程(huí chéng)的意思:指从原来的地方返回到起始地点。

五日(w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五天。

有若(yǒu ruò)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相似的特点或状态。

鉴赏

这首诗《兵要望江南(其七)占虹霓第七》由唐代诗人易静所作,通过描绘虹霓的形态和变化,暗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循环,以及自然现象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微妙联系。

首句“虹霓见,更或似弓形”,开篇即以虹霓的出现作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出虹霓如同弯弓般的形态,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预示着某种力量的凝聚或即将发生的事件。

接着,“有若晕来如断续”一句,进一步描述了虹霓的动态美,仿佛是光线在空中散开又汇聚,呈现出断断续续的视觉效果,这种动态的变化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兵兴五日定回程”则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巧妙结合,通过“兵兴”这一关键词,暗示了战争的爆发,并预言了五日后战事的结束,回归平静。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读,也是对历史规律的一种隐喻,体现了古人对于战争与和平循环往复的深刻理解。

最后,“久住必灾成”一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长久滞留或持续的状态最终会导致灾难的形成。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更是对社会现象的警示,提醒人们关注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避免因短期利益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虹霓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对战争、和平、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深刻洞察的智慧,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易静

易静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寄郑子尹广文即次其集中窕字韵

故山岩谷带窈窕,布袜青鞋事深讨。

不辞身世堕黄菅,忍使王风归蔓草。

官如敝屣不自惜,局似残棋差可了。

未昏羽就丛薄宿,已凉叶抱危柯槁。

所叹补牢计已迟,方咎徒薪谋不早。

动地惟闻战鼓悲,连天莫遣妖氛扫。

川光晃带人血赤,野色晴连烟燧晓。

飘飖何地置老夫,萧疏乱发垂蓬葆。

朋旧凋亡远书绝,邻里过从近局少。

一发黔山出天角,几回西望升林杪。

独角惊传钜野兽,再鸣喜听岐山鸟。

新诗出手已怀惭,陋姿对镜先含恼。

入室岂能造疱湢,扫门或许侪佣保。

频梦形容得仿佛,猥诵清诗喜倾倒。

组织诸绮散奇丽,彫刻众形炫工巧。

谁怜寝处傍宫墙,不免鼓钟烦击考,累月常嗟粱肉缺,秋风日送鬓丝老。

草中自古来异人,塞上于今求国宝。

休劳司农馈酒钱,会见行人具刍藁。

褰裳傥共莫髯往,从事无如曾侯好。

千里何辞聘应梁,再拜聊为策赠绕。

我如斥鴳翔蓬蒿,性似爰居安海岛。

行把钓竿拂烟雾,君视我头为谁掉。

(0)

本深闱试甫出即欲南归诗以送行

相送巴陵客,金门昨上书。

残春临驿路,归思逐江鱼。

乡国干戈后,文章涕泪余。

只应松菊在,犹足老樵渔。

(0)

送林惠常师南归

世变关心意不平,绛帏终夜侍谈兵。

九重宵旰忧群盗,三窟经纶羡钜卿。

庙算即今容败将,天心终古爱苍生。

底须惆怅江南路,百万黄巾识姓名。

(0)

山村即景

晚村一带槿篱斜,绕岸木棉黄作花。

今夕欲投何处宿,夕阳红树有归鸦。

(0)

渡沅水至寒冈遇雨宿山塘驿

渡舟沅水西,夷旷意稍适。

乔林带清波,路引修绠直。

中田稻孙长,秀色映阡陌。

山石如丹砂,返照正东射。

前峰忽不见,漠漠天一色。

云从山外来,飞雨势甚逆。

松篁引幽佩,商籁动林隙。

晚投孤馆中,云散山已夕,东西田水鸣,细草悲促织。

(0)

游昆山吊徐健庵尚书传是楼故址晚与数客饮山下酒家

前山陂陁后山孤,清秋一客穷嬉娱。

山前落日看平芜,东海书楼片瓦无。

当时兄弟遭明圣,宾客独夸司寇盛。

东南遗逸记鸿文,辇毂人才归藻镜。

相国立朝持谠言,本朝补谥当谁先。

洞庭归来纵遗议,平生风雅犹高骞。

编插斯楼万丈光,那知倏忽竟销亡。

并无旧话桐阴续,空有遗篇锦箧藏。

君不见横云山庄开史局,两行羽伎森红烛。

百年文物数江南,岂意故家尽零落。

看山莫负草堂新,山月亭亭射酒樽。

世上坚牢定何物,古来兴废不须论。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