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林 寺 贯 休 上 人 篆 隶 题 诗 唐 /黄 滔 师 名 自 越 彻 秦 中 ,秦 越 难 寻 师 所 从 。墨 迹 两 般 诗 一 首 ,香 炉 峰 下 似 相 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两般(liǎng bān)的意思: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
炉峰(lú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炉火般燃烧的景象。也用于比喻气势雄伟、威严壮观的场面。
墨迹(mò jī)的意思:形容人说话或写字拖沓、磨蹭,不干脆利落。
秦中(qín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冷静、坚定,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秦越(qín yuè)的意思:秦越指的是秦朝和越国之间的战争。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势力、地区或人之间的争斗。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香炉(xiāng lú)的意思:比喻有才华的人或有价值的事物在不被重视的环境中。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寻师(xún shī)的意思:寻找合适的老师或指导者,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香炉峰(xiāng lú fēng)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出众,超群出类。
- 翻译
- 老师的名字来自越地,他在秦中难以寻找踪迹。
他的笔迹独特,写下了一首诗,仿佛在香炉峰下与我相遇。
- 注释
- 师名:老师的名号。
自越:来自越地。
彻秦中:在秦中流传。
秦越:秦地和越地,这里指异地。
难寻:难以找到。
师所从:老师的来处。
墨迹:笔迹。
两般:两种不同。
诗一首:一首诗。
香炉峰:香炉峰(可能指名山或具体地点)。
似相逢:好像在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从诗中的内容来看,黄滔似乎是在寻访一位名叫贯休的高僧,并对其书法和诗作赞赏不已。
“师名自越彻秦中”,表明这位贯休上人的声誉远播,超越了秦岭之南。秦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里用来象征南北的分界。而“秦越难寻师所从”则显示出黄滔对这位高僧渺茫难寻的敬仰。
“墨迹两般诗一首”,这里的“墨迹两般”可能指的是书法作品和诗歌,都是由墨水留下的痕迹。这句话表明贯休上人在书法和诗词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接着的“香炉峰下似相逢”,则是黄滔在香炉峰下仿佛遇见了这位师父,可能是在赞美贯休作品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
整首诗流露出黄滔对贯休上人崇高艺术造诣和深厚佛学修为的敬慕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与僧侣之间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与互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月望后匏庵芝南珍午贻书幼点嘿园约为戒坛潭柘之游予先一日至三宿而归·其三
吾漳子黄子,常为松写真。
伟兹石墀侧,龙德妙屈伸。
隆中不遇主,偃仰谁能臣?
当年香山游,卢沟失问津。
坐遗郁盘林,不为画苑珍。
拂素貌神物,愧非千载人。
六月望后匏庵芝南珍午贻书幼点嘿园约为戒坛潭柘之游予先一日至三宿而归·其二
北院袤以深,积苔试孤步。
九龙拱揖客,风过振韶頀。
唐刹辽始坛,偻指祇旦暮。
经幢与塔石,可以證此树。
浑河日夜淘,滚滚送沙数。
爪香搔带沥,衣绿坐含雾。
难得半日閒,无人自来去。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其三
㘃架羁史丹,梭罗絷巡栏。
人方利鹊蚌,乃自斗触蛮。
刘宋已通贡,明初备藩翰。
一从西风竞,跧伏山谷间。
有如豢鹿豕,糈厚居斯安。
腰刀张盖出,所见多王官。
远谋宁尔责,蠢蠢何心肝?
天运有平陂,骋望终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