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蛙》
《蛙》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阁阁哇哇韵未阑,夕阳时节沸前滩。

借占噪为晴将雨,不问鸣因私与官。

远浦岸头坦腹青蒲丛底厌交欢

人间黄犊辛勤甚,汝是支离独自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岸头(àn tóu)的意思:指船只靠岸或者人靠岸。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阁阁(gé gé)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高大、雄伟、壮丽。

黄犊(huáng dú)的意思:指年轻人。

交欢(jiāo huān)的意思:相互欢迎和交往

青蒲(qīng p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表上看起来很有魅力或吸引力,但实际上内在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坦腹(tǎn fù)的意思:坦腹指敞开胸怀,坦诚相待,不藏私心。

哇哇(wā wā)的意思:形容婴儿发出的啼哭声,也用来形容人们的哭闹声。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阳时(yáng shí)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时候。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池塘边蛙声鼎沸的生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蛙鸣的韵律与情感,将其视为自然界的晴雨预报,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

首句“阁阁哇哇韵未阑”描绘了蛙鸣的连续不断,仿佛是一曲未完的乐章,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接着,“夕阳时节沸前滩”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夕阳西下,池塘边的蛙鸣更加热烈,形成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借占噪为晴将雨”一句,诗人巧妙地赋予了蛙鸣以气象预报的功能,暗示蛙鸣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变化,富有生活智慧和诗意。而“不问鸣因私与官”则表达了蛙鸣的自由与无拘无束,无论是为了个人还是群体,它们都在尽情地歌唱。

后半部分“远浦岸头群坦腹,青蒲丛底厌交欢”描绘了蛙群在水边和草丛中的生活状态,既有群居的热闹,也有个体的悠闲自得,展现了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一面。

最后,“人间黄犊辛勤甚,汝是支离独自安”将蛙与人类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蛙鸣的自由与宁静,反衬出人间劳作的辛苦。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蛙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访太元天师

飞车拥盖下三神,旷视齐州九点尘。

黄石谷城千载意,翠壶蓬岛四时春。

嵩高海阔丹青远,地辟天开紫气新。

见说桃花红万树,扁舟来问武陵津。

(0)

骊山

春风跃马上骊山,山到平巅得景宽。

地迥远帆知渭水,天晴高塔见长安。

缭垣缺处桃花闹,辇路湾头草色寒。

多少繁华留恨事,不堪卮酒一悲酸。

(0)

题明秀亭

漓江东过昭州城,城边虚敞明秀亭。

昔人创意岂云偶,爱此水秀山光明。

隔江荔浦云横岭,西山铜鼓烟迷顶。

万劫金钟古殿荒,千寻玉井沈波冷。

往年城市连江居,即今郊野无村墟。

凄凉三县赋役少,寂寞孤城楼橹虚。

我曾十年摄其守,防虞听事重营久。

几番舟楫重经过,屈指年华数来九。

髦倪见我重伤神,繁华一去如浮云。

府公俱是豪俊客,谓当鼓舞新斯民。

青云飘风惜时晚,白日留顾下邱坂。

何人为我呼梅公,山头啼鸟山花红。

一杯磊落浇心胸,写诗作向临江风。

(0)

游张公洞

碧水涟漪漾流藻,指点苍烟即蓬岛。

烟开远见烧香台,攀萝陟磴升崔嵬。

群仙之居万松顶,陡然身世星河冷。

虚中泳洞隔尘凡,道人邀我游其间。

洞中纷纷白鹤舞,石上采采灵芝殷。

仙童烛烧先余去,脚底濛濛起云雾。

径渡青骡过涧桥,直到仙人下棋处。

(0)

赠铁庵道者

昔游云台观,山色上衣青。

松花春雨落,柏叶秋露零。

饥来煮白石,睡起看黄庭。

人间忽已老,莫问少微星。

(0)

曲水词

羽觞泛曲水,水性非自然。

纡回白石中,玉色何娟娟。

春风修竹下,清流映群贤。

扬波折瑶草,远寄兰亭前。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