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其三》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怜君宦隐处,淮水日悠悠

橘刺青书幌,涛声散郡楼。

元王馀馆榭,阏伯故林丘。

更有山阿赏,还因桂树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故林(g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荒芜的林木,比喻事物的衰败和人事的变迁。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青书(qīng shū)的意思:指未经修改或润色的原稿,也比喻没有经验或修养的人。

书幌(shū huǎng)的意思:形容虚有其表,外表看起来很有文化或有学问,但实际上内在空虚、没有真才实学。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阏伯(è bó)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或不被重视。

隐处(yǐn chǔ)的意思:隐蔽的地方或隐藏的位置。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元王(yuán wáng)的意思:指权力最高的人,也可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怜君宦隐处”开篇,表达了对友人吕思抑在淮水边隐居生活的同情与欣赏之情。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淮水的悠悠流淌,以及吕思抑隐居地周围的自然景色,如橘树环绕、涛声回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环境。

“橘刺青书幌,涛声散郡楼。”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居地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氛围。橘树的青绿与刺丛形成鲜明对比,既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也暗示着隐居生活的不平凡。涛声与郡楼的结合,则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自在与超脱。

后两句“元王馀馆榭,阏伯故林丘。”则将视野扩大至历史与文化层面,提到了古代的遗迹,如元王的旧馆榭和阏伯的古林丘,以此来衬托吕思抑隐居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高尚品格与深厚学识的赞美。

最后,“更有山阿赏,还因桂树留。”这两句表达了对吕思抑隐居生活的进一步赞赏。山阿赏指的是在山间欣赏美景,桂树留则是指桂树的香气能长久留存,象征着吕思抑的高洁品质和深远影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独特生活方式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题姚叔乂玄散斋

幽斋栖委巷,萧散寄高吟。

笔底青山债,尊前白发心。

俗缘閒渐减,玄理老弥深。

三径蓬蒿满,唯容二仲寻。

(0)

都门逢湛如和尚

金陵留偈别,燕市忽相逢。

不托侯门钵,閒闻禁苑钟。

经文翻北藏,禅理悟南宗。

行脚他乡久,空房偃旧松。

(0)

陷石堂

缘溪下复登,山色翠层层。

洞以水流辟,石从云压崩。

落花魂卧草,空树腹吞藤。

渐觉非人境,风光近武陵。

(0)

赠惟秦

平生隐不出,出便为寻真。

世上风波免,途中闻见新。

抛家无内顾,学道有前因。

却笑虚名客,江湖劳此身。

(0)

怀王粹夫

我游当蓟北,君隐在墙东。

两地魂俱断,中宵梦不同。

烛销山店雨,笳散戍楼风。

雪后无南雁,乡书何处通。

(0)

秋日同汝翔伯孺惟起集汝大山斋

高斋秋气清,残暑坐来轻。

竹外商飙度,松间天籁生。

一杯桑落酒,千载薜萝盟。

我辈疏狂甚,谁当嵇阮名。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