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金山寺》
《咏金山寺》全文
明 / 林廷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堑中分十里流,僧房长海门秋。

无人不道金山好,有客重留玉带不。

龙出晓堂云未散,蜃沈香壑气常浮。

题诗先付中泠水,待我登临酌满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房长(fáng cháng)的意思:指家庭或组织中负责管理房屋、住宅的人。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金山(jīn shān)的意思:指富有的矿山,也用来比喻财富或宝贵的事物。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沈香(shěn xiāng)的意思:指人或物沉默寡言,不爱言谈。也可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堑(tiān qiàn)的意思:比喻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差距。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玉带(yù dài)的意思:形容美女的腰身曲线优美,如玉带一般。

中泠(zh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安闲、宁静。

中分(zhōng fēn)的意思:指将某事物分为两半或平分某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文化氛围。首联“天堑中分十里流,僧房长挹海门秋”以“天堑”形容长江的壮阔,以“十里流”描绘其绵延不绝,而“僧房长挹海门秋”则展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仿佛僧人能从远方海门汲取秋意,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无人不道金山好,有客重留玉带不”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金山寺的美名远播,无人不赞,同时又以“有客重留玉带不”暗示了金山寺的珍贵与独特,让人不禁想象那如玉带般环绕的美景。

颈联“龙出晓堂云未散,蜃沈香壑气常浮”进一步渲染了金山寺周围的神秘与奇幻,清晨时分,龙腾云起,傍晚时分,蜃气弥漫,展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美,令人向往。

尾联“题诗先付中泠水,待我登临酌满瓯”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寺的深厚情感,他希望将诗作先交给中泠水,待自己登临之际,再满斟一杯酒,与山水共饮,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对美好景致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文化传承的敬仰。

作者介绍

林廷选
朝代:明

( 1450—1526)明福建长乐人,初姓樊,字舜举。成化十七年进士。授苏州府推官,擢御史。正德中,由大理寺卿迁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地方。九年,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致仕。
猜你喜欢

入都

葵苋登盘酒可赊,岂知扶病又离家。

朝行打岸涛头恶,夜宿垂天斗柄斜。

不恨山林淹岁月,但悲道路困风沙。

邻翁好为看耕陇,行矣东归一笑哗。

(0)

越王楼二首·其一

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莫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两脚犹堪蹋九州。

(0)

杂感十首·其一

志士山栖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

不须先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

(0)

杂赋十二首·其八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0)

春水吟

春水渌成波,成波无奈何。

难将染他物,止可染轻罗。

(0)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