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便幽赏,虚廊接瞑移。
树云低绕栋,阶雨下通池。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独知(dú zhī)的意思:独自知道、独特的知识
激流(j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喻指事物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商歌(shāng gē)的意思:商歌是指商朝时期的歌曲,用来比喻美妙动听的歌声。
通池(tō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争相涌现。
卧榻(wò tà)的意思:指在卧榻之侧,不容许他人打鼾入睡。形容人在卧床休息时,容不得他人打扰。
相得(xiāng de)的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整体更加完美。
此诗描绘了诗人移榻至幽静之处,享受夜晚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场景。通过“卧榻便幽赏”,可见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选择在夜晚与自然亲密接触,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虚廊接瞑移”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夜幕降临,诗人从喧嚣中抽身,步入空旷的走廊,与夜色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归宿。接下来,“树云低绕栋,阶雨下通池”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景象,树木与云朵仿佛低垂于屋檐之下,雨水沿着台阶流淌至池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湿润的氛围。
“病间琴相得,心劳砚独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身体不适之时,琴声成为他心灵的慰藉,与之相得益彰;而砚台似乎理解了他的心事,静静地陪伴着他,共同度过这段时光。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最后,“商歌激流楚,惆怅北山期”两句,以楚地的商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待。商歌,古代楚地的民歌,常带有哀怨之情,此处用来形容诗人的思绪,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北山期,则可能寓指诗人对于某种理想或目标的向往,尽管当前处境艰难,但心中仍怀有希望与梦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喜逢严武解怜才,过访旌旗驻未回。
黄绢色丝开古帖,绮筵彫俎进深杯。
风清画舫吟芳草,月上应门照绿苔。
更与海滨添盛事,千金何用筑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