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松石轩》
《题松石轩》全文
明 / 史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青松为友石为邻,石上哦诗不厌频。

避雨昔曾来帝子,化羊何处仙人

一林云气龙虎四壁风声鬼神

采得茯苓还共煮,肯教双鬓白如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雨(bì yǔ)的意思:避开雨水,比喻回避困难或危险。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茯苓(fú líng)的意思:茯苓是一种中药材,指代坚韧、不屈的品质。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题松石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居画面。首句“青松为友石为邻”,以松树和石头为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诗人常在石上吟咏诗歌,表达对清幽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意人生的追求,“石上哦诗不厌频”。

次句“避雨昔曾来帝子,化羊何处觅仙人”暗含历史典故,借“帝子”和“仙人”寓言,表达了对过往仙踪的怀念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松石轩仿佛隐藏着古老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一林云气藏龙虎,四壁风声走鬼神”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松林中云雾缭绕,仿佛藏匿着神龙猛虎,而风声在四壁间回荡,似乎能驱使鬼神,营造出一种壮丽而超现实的氛围。

最后两句“采得茯苓还共煮,肯教双鬓白如银”,诗人想象自己与朋友共享采摘的茯苓煮食,寓意岁月静好,希望时光能停留,让自己的白发不再增多,表达了对青春和健康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松石轩的景致,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理想,展现出浓厚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史谨
朝代: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猜你喜欢

垄穴遗诗

虚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脱蝉。

应是元神归洞府,更无遗魄在黄泉。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

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0)

蒙泉

京路马骎骎,尘劳日向深。

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

(0)

宿后自华阳行次昭应寄王直方

重归能几日,物意早如春。

暖色先骊岫,寒声别雁群。

川光如戏剑,帆态似翔云。

为报东园蝶,南枝日已曛。

(0)

送文颖上人游天台

露花浮翠瓦,鲜思起芳丛。

此际断客梦,况复别志公。

既历天台去,言过赤城东。

莫说人间事,崎岖尘土中。

(0)

劝政楼下观百官献寿

御气黄花节,临轩紫陌头。

早阳生彩杖,霁色入仙楼。

献寿皆鸳鹭,瞻天在冕旒。

菊尊开九日,凤历启千秋。

乐阕祥烟起,杯酣瑞影收。

年年歌舞夕,此地庆皇休。

(0)

绿珠

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

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