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曲休辞辱,行将与夏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车 行 大 雨 中 宋 /洪 皓 折 巾 咨 暑 雨 ,持 节 栉 回 风 。马 惜 障 泥 锦 ,农 披 护 背 篷 。摧 轮 方 臲 卼 ,痛 仆 且 牢 笼 。涂 曲 休 辞 辱 ,行 将 与 夏 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背篷(bèi péng)的意思:指被人背弃、遗弃。
持节(chí jié)的意思:指官员或军队中的领导者在充当使命的同时,能够坚守原则,不为个人私利而动摇。
摧轮(cuī lún)的意思:摧毁车轮,比喻使敌人无法行动或使对方计划无法实施。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牢笼(láo lóng)的意思:指囚禁、束缚人的环境或境地。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障泥(zhàng n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
折巾(shé jīn)的意思:折叠折裳巾带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逆转或变化。
- 翻译
- 在炎炎夏日中,我卷起衣巾抵挡雨水,手持节杖拨开回旋的风。
马儿珍惜着防尘的锦绣障泥,农夫披上斗篷遮挡背后烈日。
车轮艰难地滚动,我在颠簸中几乎摔倒,痛苦中仍紧握缰绳。
道路曲折不要怕受辱,前行的路上我将与夏天融为一体。
- 注释
- 折巾:卷起衣巾。
咨暑雨:抵挡夏日雨水。
持节:手持节杖。
栉回风:拨开回旋的风。
马惜:马儿珍惜。
障泥:防尘的锦绣障泥。
农披:农夫披上。
护背篷:遮阳斗篷。
摧轮:车轮艰难。
臲卼:颠簸摇晃。
痛仆:几乎摔倒。
牢笼:紧握缰绳。
涂曲:道路曲折。
休辞辱:不要怕受辱。
行将:即将。
夏通:与夏天融为一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皓在夏日大雨中驾车出行的情景。"折巾咨暑雨",形象地写出诗人手持扇子(折巾)抵挡炎炎暑热和倾盆大雨,显示出他的坚韧不屈。"持节栉回风",则以持节比喻自己坚守职责,即使风雨交加也前行如梳过风的发丝般坚定。
"马惜障泥锦",写马匹对珍贵障泥(覆盖马蹄的锦缎)的珍视,暗示了出行条件的艰难。"农披护背篷",则将视线转向农人,他们披着斗篷以遮挡风雨,生活艰辛却仍在田间劳作。
"摧轮方臲卼",描述车轮在湿滑路面上艰难转动,行驶不稳,"痛仆且牢笼"进一步渲染了行车的困苦,连驾车的人都感到疲惫不堪。
最后两句"涂曲休辞辱,行将与夏通",表达了诗人尽管面临困境,但仍决心坚持前行,不畏艰辛,期待着雨后天气转晴,道路畅通,与夏天的阳光重新连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决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