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七》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七》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五月黄梅肥,终朝密雨微。

绿苔侵竹阁润气裛人衣。

背陇沾牛去,衔虫湿燕归。

高山瀑水,夜涨入吾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密雨(mì yǔ)的意思:指雨点很小,像密密麻麻的细丝一样纷纷扬扬地下。

瀑水(pù shuǐ)的意思:瀑水,指从山崖或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比喻文笔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

润气(rùn qì)的意思:润气是指给人以滋润之感,使人心情舒畅、愉快。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竹阁(zhú gé)的意思:指高雅的书斋或阁楼。

翻译
五月时分黄梅熟透,整天细雨微微下。
绿色青苔蔓延竹阁,湿润气息浸润着衣物。
耕牛背着湿漉漉的田土离开,归巢的燕子口中也带着雨水。
山上的瀑布在夜晚暴涨,流入我家的门窗。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黄梅:指黄梅雨季节。
终朝:整天。
密雨:细密的小雨。
绿苔:生长的青苔。
竹阁:竹制的小楼。
润气:湿润的空气。
裛人衣:打湿人的衣服。
背陇:背着田地。
沾牛:牛走过后留下的痕迹。
衔虫:嘴里带着昆虫。
高山:高耸的山峰。
发瀑水:瀑布开始倾泻。
夜涨:夜间水位上涨。
扉:门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七)》,描绘了江南初夏时节的景象。五月正是黄梅季节,雨水连绵但并不猛烈,早晨细雨如丝,给环境带来湿润的气息。绿苔悄然爬上竹阁,凉意浸润着人们的衣物。田间小路上,耕牛背着湿润的泥土归来,而归巢的燕子口中也带着雨水。山上的瀑布在雨后水量增大,夜晚涨溢,甚至流入诗人的门窗。整体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雨季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三千银界望嵯峨,如此炎方耐冷何。

天为重关消瘴疠,我从残碣一摩挲。

凿坏安得山能语,漏网真愁水不波。

曾说闻鸡先见日,更无人借鲁阳戈。

(0)

吊五妃墓十二绝句·其九

明妃无命死胡沙,青冢荒凉起暮笳。

争比冰心明似月,隔江不用怨琵琶。

(0)

渡海歌

大嶝门内山蚕丛,大嶝门外海空濛。

冯夷无惊涛不怒,扶桑初挂日曈曈。

上香酹酒拜妈祖,割牲焚楮开艨艟。

桅竿百尺亚班上,布为巾顶箬为篷。

舵工神閒火长喜,罗盘乾巽南与东。

船如箭发樯如马,不觉破浪乘长风。

横洋浩瀚渺无际,琉璃万顷含苍穹。

前有一沟涌赤水,长鲸嘘吸成长虹。

乍疑火龙翻地轴,回看眼底尚摇红。

复有一沟黑如墨,湍流迅驶更不同。

日光黯黯惨无色,毒蛇滚滚腥气冲。

海道尝闻此最险,下趋直与尾闾通。

每遇阴霾天色恶,飓风引去无终穷。

习坎既出心犹悸,云间忽见白鸟翀。

澎湖岛屿可指数,排衙六六环葱茏。

夜景苍凉潮正上,明珠十斛散虚空。

星斗低垂银汉近,蛟龙潜伏水晶宫。

天明水碧变深黑,露晞雾霁薄烟笼。

渐而变蓝渐变白,赤嵌彷佛在目中。

鲲身七曲断复续,乍隐乍现微沙虫。

片帆纡回向晚入,荡缨遥辨钲鸣铜。

舟人皆言此行好,风力不雌亦不雄。

十二更洋二日过,邀神之福皆由公。

诸君之言吾岂敢,济险实赖众和衷。

量水下碇傍北线,安平更鼓声逢逢。

(0)

读蔺相如传书其后·其二

等閒嫌怨且全抛,两虎何堪共怒哮。

举国无心完赵璧,祇疑廉蔺是私交。

(0)

瓶花·其一

褰帷晓色透疏窗,缬眼秾华扑玉缸。

老大心情解相惜,争教传唱到春江。

(0)

将与伯卿别过官斋作此

海外成轻别,年时海外逢。

素心无几辈,华发剩孤踪。

不转有如石,后凋惟此松。

眷言存息壤,庭际怅相从。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