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九九月》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九九月》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乐府曲辞

井梧叶落银床冷,月下孤鸾吊寒影。

院宇沉沉清似水,闪闪光摇烛花紫。

长歌白纻敲悬珰,绿香绣幕愁夜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纻(bái zh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深奥难懂。

长歌(cháng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长而悠扬,也用来比喻志向高远,意志坚定。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孤鸾(gū luán)的意思:指孤独的女子,也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闪闪(shǎn shǎn)的意思:形容物体或光线明亮闪烁的样子。

闪光(shǎn guāng)的意思:指光线忽然出现或忽然消失。

银床(yín chuáng)的意思:指银子堆成的床,比喻富有的生活。

院宇(yuàn yǔ)的意思:指宏伟的建筑物或庭院,也表示宽敞、广大的场所。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烛花(zhú huā)的意思:烛花指的是燃烧的蜡烛,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的凄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物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井梧叶落银床冷”,以“井梧”(梧桐)的落叶和“银床”(泛指凉爽的床榻)的冷意,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清冷。梧桐叶的飘落,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月下孤鸾吊寒影”一句,通过“孤鸾”(孤独的凤凰)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哀伤的情绪。在月光下,孤鸾独自哀悼自己的影子,这一场景充满了寂寞与悲凉。

接下来,“院宇沉沉清似水,闪闪光摇烛花紫”两句,将画面从室外转至室内,通过“院宇”的寂静与“水”的清澈类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而“烛花紫”则在幽暗中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温暖的色彩,仿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

“长歌白纻敲悬珰,绿香绣幕愁夜长”则是对主人公情感的直接抒发。通过“长歌”(长时间的歌唱)、“白纻”(古代的一种丝织品,此处可能象征着纯洁或哀伤)和“悬珰”(悬挂的玉饰,象征高洁或哀思),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绿香绣幕”暗示了室内装饰的华美与主人情感的复杂,而“愁夜长”则直白地表达了对夜晚漫长、孤独时光的无奈与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月夜的独特韵味,以及主人公在孤独与哀愁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复杂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次韵寅夫晚凉感事

初夏微风作嫩凉,伤春一夜鬓毛苍。

红芳寂历午阴绿,白昼须臾晚照黄。

溅泪露葵空滴滴,锁愁烟柳自行行。

绝怜熠耀仓庚羽,曾带千门丽日光。

(0)

至洪王肯堂治书见示芙蓉诗次韵

春风歇桃李,秋雨深莓苔。

萧然公馆间,得此奇种栽。

九天清露零,一道红云开。

句牵绿衣队,酣宴瑶池杯。

秾妆月鉴悬,丽服霜刀裁。

瑞莲涌平地,妙色分五台。

暂陪飞仙游,偏称幽人怀。

终疑阆苑去,嘉会何时谐。

此日眼双明,临风首低回。

长当歌楚骚,招得花神来。

(0)

游霖落山杂诗二首·其二

滴乳岩前挂瀑流,青林飞洒动高秋。

玉龙跃入青冥去,堆叠苍烟万壑愁。

(0)

题赵宣抚樊川山中杂咏

苍崖如削静烟霏,中有高人住翠微。

夜鹤听琴依蕙帐,晓泉和月落山扉。

一龛静体炎凉理,两眼深明倚伏机。

毕竟名高难久卧,野猿偷褫芰荷衣。

(0)

别西山二首·其二

我爱林虑山,不处要路津。

兹焉几千古,绝彼朝市尘。

我来成素交,澹澹日益亲。

形骸两相忘,谁主复谁宾。

充然乐我饥,怡然栖我神。

朝光连暮色,佳意含馀春。

心境一融会,世味殊未真。

奕奕草木光,熙熙禽鸟驯。

众物欣有托,吾庐行亦新。

诗书咏而归,况有耆德邻。

(0)

仪真馆中杂题五首·其一

心事悠悠逐去鸿,梦魂渺渺入西风。

无边木叶无穷恨,一夜秋容满镜中。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