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血(biān xuè)的意思:指用鞭子抽打自己的身体,流出鲜血来表示忏悔或者自罚。
大吏(dà lì)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权力人物。
都统(dū tǒng)的意思:都统是指统领全军的将领,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的领袖或负责人。
共和(gòng hé)的意思:共和指的是国家或政权的一种制度形式,即由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在共和制度中,国家的权力由公民共同管理和执掌。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和成(hé chéng)的意思:和谐相处,达到一致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琅珰(láng dāng)的意思:形容物品华丽、珍贵。
师团(shī tuá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一个组织单位,由若干个师组成。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血地(xuè dì)的意思:指战场上伤亡惨重,血流成河的地方,形容战斗激烈、残酷。
牙治(yá zhì)的意思:指用牙齿来治疗疾病,比喻用简单、原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仪比(yí bǐ)的意思:形容人的仪态、风度非常出众。
贼民(zéi mín)的意思:指盗贼、歹徒。用来形容品行恶劣的人。
宙合(zhòu hé)的意思:宙合指的是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泛指宇宙间万物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天津纪乱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诗中描绘了都统开牙治的场景,展现了其威严的仪态,与汉官相媲美。"共和成宙合,馀怒及师团"两句,表达了在共和体制下,余怒仍然波及军队,暗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锦绣千人散",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士兵或民众如锦绣般分散的情景,可能象征着混乱和离散。"琅珰大吏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官们的显赫地位,与普通士兵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最后两句"更留鞭血地,说付贼民看",以"鞭血地"这一形象的描述,暗示了暴力和血腥的存在,同时也预示着这些事件将被后世的"贼民"(泛指百姓)所铭记和审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