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方山阐维那·其一》
《挽方山阐维那·其一》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垂泪(chuí lèi)的意思:流泪、哭泣

断香(duàn xiā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的事业突然中断或终止。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六时(liù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六个时刻,即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送断(sòng duàn)的意思:指送别时,送行的人一直送到收到人看不见的地方,表示深情厚意,不舍离别。

影堂(yǐng táng)的意思:指人多的地方或场所。

钟下(zhōng xià)的意思:指在钟表下面,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了。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挽方山阐维那(其一)》描绘了一幅寂寥而感伤的画面。首句“双树花飞送断香”,通过花瓣飘落,暗示了春天的消逝和生命的凋零,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六时经梵转凄凉",描述了寺庙中和尚们诵经的声音在六个时辰里回荡,显得格外凄清,反映出僧人的悲凉心境和环境的肃穆。

接下来,“青山何处堪垂泪”,诗人借青山之景表达无尽的哀思,青山虽美,却无处寄托亡者的哀痛,流露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残月疏钟下影堂”则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残月和稀疏的钟声交织,伴随着亡者亲属在灵堂前的默哀,整个画面充满了哀悼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与僧侣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和哀婉的人文情感。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次韵李石桐山人夜坐闻远水声

何处发空响,迢迢远水声。

窗虚来断续,风定去分明。

过石藓花冷,到溪鸥梦清。

夜阑浑不寐,倾听道心生。

(0)

沧海云帆图为云伯大令赋·其一

挂席拾明月,飘然若木乡。

楼船下杨仆,桥柱问秦皇。

蜒雨连秋暗,鲸波浴日凉。

天风海涛里,一曲《水仙王》。

(0)

春望

高楼眺平楚,江树何沈沈。

茅屋互鳞比,烟霭一以深。

青骢识归路,黄鹂弄好音。

朅来写怀抱,举目悲登临。

蘅芜渺天末,桃李乱云浔。

韶华易逝羽,奄忽不可寻。

俯仰感今昔,悠悠千古心。

回首妆台畔,花落罥瑶琴。

(0)

咏琴墅梅

茅屋藏花里,梅开满屋香。

七弦鸣绿绮,千树绕红妆。

古调凭谁契,冰姿为尔芳。

泠泠惊宿鸟,月冻半林霜。

(0)

江行杂咏·其二

远岸连天莫辨,青山似有若无。

隐隐牧童何许,牛羊閒嚼平芜。

(0)

落花

花事浑如梦,韶光日暗驰。

残霞烘远树,香雾匝新枝。

小院莺啼后,高楼帘卷时。

将飞犹恋恋,欲落故迟迟。

新涨碧于染,浓阴绿渐滋。

风吹依细草,雨急点芳池。

春色三分尽,秾华一夕衰。

江南有孤客,绕树独吟诗。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