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老和尚不再熟悉丛林生活,只认为隐居才是静心之所。
可惜这一溪流水向东流去,再没有高台石头可供游人登临欣赏。
- 注释
- 老僧:年长的僧人。
丛林:佛教术语,指僧侣聚集修行的地方。
幽栖:隐居,僻静的住所。
息心:静心,修心养性。
可惜:令人惋惜。
溪:小河。
东去:向东流去。
轩石:高台上的石头,常用来指代名胜古迹。
称登临:适合登临观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对自然环境的依恋与超然物外的情怀。"不复识丛林"表明老僧已经不再执着于现实世界,而是追求心灵的宁静;"只说幽栖是息心"则进一步说明他认为隐居清净之地,才能使心灵得到真正的安顿。
下一句"可惜一溪东去水"中的"可惜"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或美好景致无法挽留的遗憾。"一溪东去水"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不断变化的景象。
最后"更无轩石称登临"中的"更无"强调了老僧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彻底放弃,"轩石称登临"则是对古人用以比喻登高望远之事物的轩辚石和山峰的提及,暗示了诗人超脱尘世,只愿远离红尘,追求心灵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老僧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自然的融合与超脱世俗的心境,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田园图,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对于精神家园和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先为生圹来徵诗,为题四作
人生如蝉蜕,终与大化游。
面目如刍灵,尻骨如轮辀。
有时归一尽,处世如寄邮。
彭殇岂异致,物宰无短修。
粪壤同蝼蚁,早暮同蜉蝣。
如何不达人,视死如视仇!
岂知身在世,未死犹赘疣。
或有浮慕者,远企神仙俦。
神仙不可期,玉棺来无由。
亦有放佚人,未死营糟邱。
或作终隐计,既老营菟裘。
皆非旷达观,高厚一身囚。
何如谢先生,乘气出九州!
请谥冥漠君,荷锸随老刘。
牛山鬼兆域,马鬣栽松楸。
阴阳作攒輴,天地为堲周。
近在锅鼎山,豫凶及窆幽。
华屋告生存,蒿里歌劝酬。
岂似杜元凯,生前营首丘!
西瞻晋宫阙,东奉二陵秋。
同人车三过,腹痛莫泪流!
千秋万岁后,尔我皆枯髅。
生诔陶渊明,安命素所求。
生祭杜牧之,埋骨宁所忧!
我来进生刍,一笑先生休!
《谢先为生圹来徵诗,为题四作》【清·洪繻】人生如蝉蜕,终与大化游。面目如刍灵,尻骨如轮辀。有时归一尽,处世如寄邮。彭殇岂异致,物宰无短修。粪壤同蝼蚁,早暮同蜉蝣。如何不达人,视死如视仇!岂知身在世,未死犹赘疣。或有浮慕者,远企神仙俦。神仙不可期,玉棺来无由。亦有放佚人,未死营糟邱。或作终隐计,既老营菟裘。皆非旷达观,高厚一身囚。何如谢先生,乘气出九州!请谥冥漠君,荷锸随老刘。牛山鬼兆域,马鬣栽松楸。阴阳作攒輴,天地为堲周。近在锅鼎山,豫凶及窆幽。华屋告生存,蒿里歌劝酬。岂似杜元凯,生前营首丘!西瞻晋宫阙,东奉二陵秋。同人车三过,腹痛莫泪流!千秋万岁后,尔我皆枯髅。生诔陶渊明,安命素所求。生祭杜牧之,埋骨宁所忧!我来进生刍,一笑先生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2667c6e6e54dbc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