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隐君平卜,今闻事又非。
《题张山人幽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张 山 人 幽 居 宋 /赵 庚 夫 昔 隐 君 平 卜 ,今 闻 事 又 非 。肘 犹 悬 蠹 简 ,身 止 挂 鹑 衣 。芒 屦 沿 山 去 ,茅 檐 讲 易 归 。先 儒 皆 若 此 ,切 莫 叹 时 违 。
- 注释
- 昔:从前。
隐君平:名叫君平的隐士。
卜:占卜。
今:现在。
事:事情。
非:变化。
肘:手臂。
悬:挂着。
蠹简:破旧的竹简。
身:身体。
止:只。
挂:穿着。
鹑衣:破烂的麻布衣服。
芒屦:草鞋。
沿:沿着。
山:山路。
去:行走。
茅檐:简陋的茅屋。
讲易:研读《易经》。
归:回来。
先儒:古代的学者。
皆:都。
若:像。
此:这样。
切:千万不要。
莫:不要。
叹:感叹。
时违:时代变迁与理想不符。
- 翻译
- 从前有位名叫君平的隐士占卜,现在听说事情又有了变化。
他的手臂上还挂着破旧的竹简,身上只穿着破烂的麻布衣服。
他穿着草鞋沿着山路行走,傍晚时分回到简陋的茅屋,继续研读《易经》。
古代的学者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们千万不要感叹时代变迁与理想不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庚夫所作的《题张山人幽居》,通过对张山人的描绘,展现了他隐居生活的朴素与淡泊。首句“昔隐君平卜”暗指张山人像古代的卜者严君平一样,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次句“今闻事又非”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暗示世事变迁,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肘犹悬蠹简,身止挂鹑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山人的生活状态,他的书卷虽破旧,但知识犹在,衣物虽简陋,却能坚守内心。接下来,“芒屦沿山去,茅檐讲易归”描绘了他徒步山间,归心似箭,回到简陋茅屋讲授学问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先儒皆若此,切莫叹时违”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张山人以及历史上其他先贤们的敬仰,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感叹时代的变迁,应学习他们的精神,坚守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张山人的隐逸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传递出对传统儒家精神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申仲春之朔,为太师母张母王太夫人荣窆之期。敬成五古两章,以志哀悼,并慰师母及冠春亮吉赞衡诸弟·其一
忆在己庚岁,问字叩瑶碧。
同志三四人,后先趋讲席。
惟夫子哂之,壹录弟子籍。
举以告萱帏,心许意更怿。
谓文字有缘,讲习资廲泽。
我性最庸愚,才短文尤啬。
青眼误加推,相许外形迹。
课读进兰孙,传经开石壁。
忽忽二十年,此意那可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