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寺院景象。诗人李彭以细腻的笔触,将邻寺的景致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修源一带碧湾环”,开篇即以“修源”点出寺院所在之地,碧绿的水流环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碧湾环”三字,既描绘了水的形态,也暗示了环境的优美与和谐。
“上有江西淡伫山”,接着描述了山的景象。这里的“江西”并非地理方位,而是指山色淡雅,静静地伫立于寺院之上,与碧绿的水流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便觉心尘双寂寞”,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己的心境,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中,世俗的烦恼仿佛都已消散,心灵得到了净化和释放。
“不愁骑省鬓毛斑”,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即使岁月在鬓角留下了痕迹,也不再为之忧愁,因为在这片宁静的寺院中,心灵得到了永恒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淡然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平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阻风于规林韵寄陈时中二首
退处固云乐,未免叹索居。
赖有陈使君,情亲如友于。
自应长相见,岂谓各一隅。
我虽事跧伏,闭门懒问涂。
无日不看山,无时不面湖。
君尤我所爱,良会安得疏。
纵不思风度,亦欲闻绪余。
会须成二老,君意定何如。
江朝宗许重阳见过候终日竟不闻车音使人怅然
故人平日号推诚,然诺应当作世程。
已是赏花频爽约,若为把菊又渝盟。
诗成本拟君相和,酒熟当怜我独倾。
惆怅死生犹未满,如今先已见交情。
夏日同官会饮白鹤寺双瀑亭李道济作诗纪事因
嗟予好泉石,所至穷幽胜。
年来堕尘埃,复苦炎热盛。
赖有古招提,相去不步仞。
何时供燕游,庶以息喧竞。
山僧结虚亭,潇洒净如镜。
双瀑从天来,景物更幽迥。
栏楯溢波光},清凉殊可凭。
复幸僚友贤,雅与山川称。
得暇倾尊罍,相从尽豪俊。
令尹如子文,去就亡喜愠。
贰邑不负丞,所蓄金玉润。
耿侯固坦夷,赵子亦纯正。
盍簪已足乐,况复有名酝。
酒酣人意适,坐久天宇静。
踏月各言归,清风远相趁。
君诗继踵来,敏捷过于瞬。
中复含妙理,不理写幽兴。
读罢愈惊人,痴坐不知暝。
援笔强续貂,安能继高咏。
《夏日同官会饮白鹤寺双瀑亭李道济作诗纪事因》【宋·吴芾】嗟予好泉石,所至穷幽胜。年来堕尘埃,复苦炎热盛。赖有古招提,相去不步仞。何时供燕游,庶以息喧竞。山僧结虚亭,潇洒净如镜。双瀑从天来,景物更幽迥。栏楯溢波光},清凉殊可凭。复幸僚友贤,雅与山川称。得暇倾尊罍,相从尽豪俊。令尹如子文,去就亡喜愠。贰邑不负丞,所蓄金玉润。耿侯固坦夷,赵子亦纯正。盍簪已足乐,况复有名酝。酒酣人意适,坐久天宇静。踏月各言归,清风远相趁。君诗继踵来,敏捷过于瞬。中复含妙理,不理写幽兴。读罢愈惊人,痴坐不知暝。援笔强续貂,安能继高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067c699ac12e58160.html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北山万仞罗翠屏,下有湖水镜面平。
山影静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几岁,居人日日常经行。
但知湖水鸭头绿,谁人向此含幽情。
我来正值秋容媚,野旷天空风物清。
烟横木末斜阳晚,云散溪头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处,水鸟窥人元不惊。
天晴水暖鱼亦乐,时见泼刺波间鸣。
持竿举网忽有得,满座欢呼山岳倾。
水面黄花更堪爱,盈盈伫立如聘婷。
栗玉簪头红一点,随风翠带还相萦。
兴来不觉千钟尽,众宾皆醉无一醒。
渔榔敲罢棹歌起,十里犹闻笑语声。
谪仙死后无此乐,我今此乐真难并。
人生适意未易得,此湖从此宜知名。
要配北山长杯朽,酹酒更告山之灵。
我欲结茅湖上住,尽使湖光入户庭。
枕流漱石过一世,不妨清处时濯缨。
更酿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
夜夜翩舟同载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宋·吴芾】北山万仞罗翠屏,下有湖水镜面平。山影静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自有此湖知几岁,居人日日常经行。但知湖水鸭头绿,谁人向此含幽情。我来正值秋容媚,野旷天空风物清。烟横木末斜阳晚,云散溪头明月升。放舟直入波深处,水鸟窥人元不惊。天晴水暖鱼亦乐,时见泼刺波间鸣。持竿举网忽有得,满座欢呼山岳倾。水面黄花更堪爱,盈盈伫立如聘婷。栗玉簪头红一点,随风翠带还相萦。兴来不觉千钟尽,众宾皆醉无一醒。渔榔敲罢棹歌起,十里犹闻笑语声。谪仙死后无此乐,我今此乐真难并。人生适意未易得,此湖从此宜知名。要配北山长杯朽,酹酒更告山之灵。我欲结茅湖上住,尽使湖光入户庭。枕流漱石过一世,不妨清处时濯缨。更酿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夜夜翩舟同载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267c699ac1324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