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战场》
《古战场》全文
清 / 郑以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争(bīng zhēng)的意思:指军队争斗或战斗。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画角(huà jiǎo)的意思:指用画笔描绘角的形状,比喻能力高超的人。

降城(jiàng chéng)的意思:指攻克敌方的城池,使其投降或被占领。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谯楼(qiáo lóu)的意思:指官方建筑物,也用来形容高大的楼阁。

士行(shì xíng)的意思:指士人的品行和行为,也表示君子的风度和行为规范。

受降(shòu xiáng)的意思:接受敌方投降或认输。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息兵(xī bīng)的意思:停止战斗、休兵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战士(zhàn shì)的意思:指参加战争并勇敢作战的人,也泛指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的人。

受降城(shòu xiáng chéng)的意思:指接受敌方投降的城市或地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苍凉的古战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后的荒凉与沉寂。

首句“平沙一望息兵争”,开篇即点明了战场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沙漠中,战争已结束,不再有士兵的喧嚣与争斗。这里的“平沙”不仅指地理上的平坦沙地,也暗喻了战争的平息,以及战后大地的宁静。

次句“不见当年战士行”,紧承上句,强调了战争的过去时态。昔日英勇的战士们如今已无处可寻,只有空旷的战场和回忆。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它对生命和土地的深刻影响。

第三句“画角谯楼虫吊月”,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凄凉氛围。画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常用于传递号令或报时。谯楼则是古代城门或城墙上的瞭望楼。在这句诗中,“画角”与“虫吊月”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夜晚景象,暗示着战争的余音仍在回响,但已不再是战斗的号角,而是自然界的生命在哀悼逝去的岁月。

最后一句“无人知是受降城”,点明了地点,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淡漠。受降城,历史上曾是战争结束、双方停战的标志。然而,在诗人眼中,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也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或记住这里曾经发生的悲壮与牺牲。这句话既是对历史遗忘的感慨,也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战后的古战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终结所带来的寂静与沉思,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淡漠与对生命的敬畏。

作者介绍

郑以庠
朝代:清   字:养斋   籍贯:新竹   生辰:1875~1895

乙未(1895)割台时,西渡厦门。后返台,为竹社社员
猜你喜欢

苗烈妇挽诗·其二

夫婿平凉至,飞扬万里鞭。

合欢蝴蝶洞,同梦素馨田。

卫玠人看杀,陶婴自可怜。

孤鸾不饮啄,比翼向黄泉。

(0)

遥题七盘岭

栈阁连千里,褒斜上七盘。

白云通子午,红日近长安。

策马凌天险,悲秋倚将坛。

何时诸葛出,吾见汉旌竿。

(0)

黄泥湾道中

树树藤萝挂,峰峰洞穴通。

人家依石壁,客棹转花宫。

竹密愁无路,松多啸有风。

鸡声莫唱早,乡梦正禺东。

(0)

忆天台有寄

石梁横碧天,上有百重泉。

昨梦随明月,同君蹑紫烟。

闻箫桐柏下,拂剑斗牛边。

孤鹤飞何处,回看阻霅川。

(0)

别田约生·其二

慷慨风人度,飞文鞍马边。

羽声悲不止,剑击气无前。

别绪萦春草,离心逐玉鞭。

河梁频执手,日暮两凄然。

(0)

覆舟山下作

千年龙虎国,怅望一平芜。

六代频兴废,中华更有无。

大江流王气,遗殿怨栖乌。

玉树歌良苦,英雄莫据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