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楞伽寺》
《楞伽寺》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夕阳西下嶂,返照东湖水。

来寻古寺游,枫叶秋几里。

叩门山猿惊,维马林鸟起。

钟声出烟去,半落渔舟里。

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欲打塔铭碑,从僧乞山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累(chén lèi)的意思:尘累指尘土飞扬、尘埃扑面的景象,也比喻世事繁忙、忙碌劳累。

东湖(dōng hú)的意思:指东边的湖泊,也用来比喻在东方的某个地方。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枫叶(fēng yè)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离别或变化的迹象。

叩门(kòu mén)的意思:指拜访或请求他人的意思。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夕阳西下(xī yáng xī xià)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接近结束的时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楞伽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夕阳西下,山峰被余晖染红,湖水映照着返照,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秋日氛围。诗人漫步而来,寻找古寺,沿途枫叶如火,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旅程的诗意。

敲门声惊动了山中的猿猴,林中的鸟儿也振翅飞起,这些细节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悠扬的钟声穿透山林,消失在袅袅炊烟中,又落在渔舟之上,传递出寺庙的宁静与世外之感。

诗人对于佛法的领悟尚浅,自感尘世烦恼深重,因此产生向僧人求取山纸,欲抄写塔铭碑文的念头,以洗涤心灵,寻求解脱。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对佛教禅理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哀二僧·其一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

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

庵荒空复留遗偈,□□□□□厚藏。

吾老此诗聊赠别,塔铭合属紫薇郎。

(0)

和外弟方遇立春

脱发纷纷雪满簪,逢春非复少年心。

旋分菜把来穷巷,遥忆花枝满上林。

寒拥絮衣看谒懒,老耽绮语业缘深。

竹居东道风光主,乞与甘棠蔽芾阴。

(0)

即事四首·其二

目为诗客不胜惭,唤作园翁定自堪。

抱瓮荷锄非鄙事,栽花移竹似清谈。

野人只识羹芹美,相国安知食笋甘。

晚觉齐民书最要,惜无幽士肯同参。

(0)

别张季

昔谒西山过里中,谈兵论易气如虹。

若非遇彼负苓者,必是传于坠履翁。

至竟白袍无谄屈,何曾黄策有英雄。

秋风定访蒙斋否,为说冯唐老更穷。

(0)

初秋感事三首·其一

遍阅同参入涅槃,傍观尽怪老僧顽。

有诗传世天机浅,无史藏山笔钺闲。

梦境瞿庄更唤醒,醉乡陶阮夹扶还。

吾庐寂寂人稀至,不是先生爱掩关。

(0)

竹溪痔后齿痛小诗问讯

天寿斯文嘿护持,区区二竖莫儿嬉。

炊糜足以留佳客,啖面贤于聘上医。

渴见紫芝常入梦,共游黄檗屡愆期。

溪边雨过春泥滑,借问门前裹饭谁。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