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而静,虚而应。专气致柔,湛神如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空(chéng kōng)的意思:利用空隙、空白的时机或空间,进行行动或攻击。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葛藤(gé téng)的意思:比喻事物纷乱、错综复杂,难以解开。
个般(gè bān)的意思:个人或事物的特征、状况或状态。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口角(kǒu jué)的意思:指争吵、争执、争论的口头冲突。
眉棱(méi léng)的意思:形容眉毛修长、眼神犀利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精明、聪明。
没兴(méi xīng)的意思:指没有兴致、没有兴趣或没有动力。
默照(mò zhào)的意思:指默默地照顾、关心他人,不声张、不张扬。
清白(qīng bái)的意思:指品行纯正,没有污点或瑕疵。
三乘(sān chéng)的意思: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柱杖(zhù zhàng)的意思:指倚靠拐杖行走的老年人。也比喻依赖他人的支持或依靠某种物品或人来维持生活。
专气(zhuān qì)的意思:形容人专注、专心、认真的样子。
专气致柔(zhuān qì zhì róu)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同时又能柔和地处理事物,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和禅修的境界。"笑含口角,喜在眉棱",禅师的笑容含蓄而喜悦,流露于眉宇之间。"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通过沉默深入内心,超越佛教三乘教法的繁琐,达到空灵无碍的境地。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比喻禅师的心境如同秋月般清澈明亮,能照亮黑暗,破除迷惑。"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禅师的生活简朴,甚至杖头倚膝,这样的形象可能让人觉得与众不同,但正是这种独特性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动而静,虚而应",体现了禅师在动静之间保持内心的平静,对外界变化能灵活应对。"专气致柔,湛神如凝",通过专注和内省,使精神如水般宁静深沉。"一住天童,十分没兴",禅师沉浸在禅定中,对外物毫无欲望,达到了极高的修行境界。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禅师内在修为和外在风范的诗,展现了禅宗追求的超脱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殷舍人萧员外春雪
万里春阴乍履端,广庭风起玉尘乾。
梅花岭上连天白,蕙草阶前特地寒。
晴去便为经岁别,兴来何惜彻宵看。
此时鸳侣皆闲暇,赠答诗成禁漏残。
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
闻君孤棹汎荆溪,陇首云随别恨飞。
杜牧旧居凭买取,他年藜杖愿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