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徐 五 纶 南 行 过 吴 唐 /顾 非 熊 吴 门 东 去 路 三 千 ,到 得 阊 门 暂 泊 船 。老 父 出 迎 应 倒 屣 ,贫 居 江 上 信 谁 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阊门(chāng mén)的意思:指门户豁开,形容待客热情好客,欢迎周到。
出迎(chū yíng)的意思:出来迎接。
倒屣(dǎo xǐ)的意思:指行走时鞋子后跟先着地,形象地比喻事情的发展出现反转或逆转的情况。
到得(dào de)的意思:能够到达、能够做到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老父(lǎo fù)的意思:指年老的父亲,也用来比喻年长的人。
贫居(pín jū)的意思:生活贫困,居住简陋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上信(shàng xìn)的意思:上报、呈送信件或文件。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 翻译
- 从苏州向东出发的路程有三千多里,
到达阊门外暂时停靠船只。
- 注释
- 吴门:指苏州,古称姑苏、吴都。
东去:向东而去。
路三千:极言路途遥远。
阊门:苏州城西门。
暂泊:暂时停泊。
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家中长辈。
出迎:出门迎接。
倒屣:形容迎接客人时的匆忙热情,鞋子都穿反了。
贫居:居住在贫穷的地方。
江上:指靠近江边。
信谁传:消息由谁传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吴门东去路三千"一句,设定了送行的场景,展示了从苏州出发向东行进的壮阔画面。"到得阊门暂泊船"则是说到了目的地后临时停留,表达了一种不忍离去的情感。
"老父出迎应倒屣"一句,通过对老父急切迎接的描写,表现了家人对远行者的心情。"贫居江上信谁传"则是诗人自嘲,表达了自己生活在江边的艰难,以及信息不便利带来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送别和家乡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重。同时,也反映出古人行旅不易,信息传递困难的时代背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兴善寺贝多树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
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东溪待苏户曹不至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溪。
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北邙古墓
君不见邙山苑外上宫坟,相接累累萦蔓草。
宫亭远识南宫树,逶迤辗作南宫道。
一朝形影化穷尘,昔时玉貌与朱唇。
锦衾香覆青楼月,罗衣娇弄紫台云。
越娃楚艳君不见,赵舞燕歌愁杀人。
游鼙倏掩寂无晤,蛾眉何事须相妒。
九重见日闭鸳鸯,三泉今夕开狐兔。
驻马倚车望洛阳,御桥天阙遥相当。
佳人死别无归日,可怜行路尽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