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不乏(bù fá)的意思:表示不缺少、不乏有。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杜若(dù ruò)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虚伪,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内心阴险狡诈。
芳意(fāng yì)的意思:指美好的情意,善意的感情。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洪波(hóng bō)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声音高亢。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明湖(míng hú)的意思:指明亮的湖泊,比喻思路清晰、见解明确。
蓬池(péng chí)的意思:蓬池是指形容水面上长满了蓬松的水草,比喻形势艰险、困苦险恶。
片雨(piàn yǔ)的意思:指雨水很小,只是零星地洒落下来。
搴芳(qiān fāng)的意思:搴芳指的是偷窃花草树木,特指盗取别人的爱情。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水镜(shuǐ jìng)的意思:水镜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水面如镜,表示非常平静、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园林景象。首句“花外明湖带草堂”,以“花”、“明湖”、“草堂”三个意象串联,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泠泠水镜漾清光”一句,将湖面比作镜子,映照出清亮的光芒,生动地展现了水的清澈与静谧。
“蓬池不乏洪波咏,河朔宜传避暑觞”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和地域特色,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蓬池与洪波的咏唱,以及河朔地区适宜避暑的场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人倚高台遥倒影,虹拖片雨送微凉”描绘了人在高台上远眺湖面倒影的情景,以及雨后彩虹横跨天际,带来一丝凉爽的景象。这两句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生命力。
最后,“兴剩来有搴芳意,处处蘅兰杜若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香气的喜爱。这里的“搴芳”即采摘芳香之物,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品味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不须常恋白鸥群。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一
君不见道傍树有寄生枝,青青郁郁同荣衰。
无情之物尚如此,为人不及还堪悲。
父归坟兮未朝夕,已分黄金争田宅。
高堂老母头似霜,心作数支泪常滴。
我闻忽如负芒刺,不独为君空叹息。
古人尺布犹可缝,浔阳义犬令人忆。
寄言世上为人子,孝义团圆莫如此。
若如此,不遄死兮更何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