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棘(cǎo jí)的意思:指事物繁杂、复杂纷乱,难以理清或解决的情况。
池亭(chí tíng)的意思:池亭是指古代宫廷中的小亭子或小楼阁,也用来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来访(lái fǎng)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拜访或访问。
暮霭(mù ǎi)的意思:指夜晚时分的浓厚烟雾或浓重的云雾。
认旧(rèn jiù)的意思:指人对旧事物、旧习惯、旧朋友等持有敬重态度或感情。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无主(wú zhǔ)的意思:没有主人或所有者。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 翻译
- 探访唐朝往事,傍晚时分荒洲笼罩着青色雾气。
处处生长着新生的荆棘,旧时的池塘亭台难以辨认。
废弃的遗迹被遗忘,无人问津,恐怕连神灵也感到害怕。
现代人轻易忽视古迹,这里的历史经历已不多见。
- 注释
- 来访:探访。
唐时事:唐朝的历史事件。
荒洲:荒芜的陆地。
暮霭:傍晚的雾气。
遍生:到处生长。
新草棘:新生的荆棘。
旧池亭:古老的池塘和亭台。
毁记:废弃的记忆。
欺无主:无人理会。
存祠:保存的祠堂。
怕有灵:担心有灵性。
今人:现代人。
轻古迹:轻视古迹。
此地:这个地方。
少曾经:很少经历过。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荒凉景象的诗歌,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诗人以"唐时事"为背景,将时间拉回到了繁华一时的唐代,而今时却只剩下荒凉的岛屿和暮色中的苍茫之感。
接着"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新的草木丛生,甚至带刺的灌木也不例外,而这些都掩盖了昔日的景象,使得曾经的池塘庭院变得难以辨识。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也反映出历史的痕迹正在被时间逐渐消磨。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一句,表达了对过去记录和遗迹的失望与恐惧。古老的记载已被破坏,没有人去维护它们,而那些存留下来的神坛或祭祀之处,也让人担心是否会招来不祥的灵异。
最后"今人轻古迹, 此地少曾经"则是诗人对当代人轻视历史遗迹的批评。现代的人们对于昔日的荣光和遗址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关注,这些地方也因此变得鲜为人知。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荒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断裂、历史消逝以及人们记忆淡忘的深刻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会夙言故有此咏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
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
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
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
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
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
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