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霁云(jì yún)的意思:指阴霾散去,天空放晴的景象。比喻困扰、烦恼等消除,事情得到解决,环境变得明朗。
即景(jí jǐng)的意思:即刻看到的景象。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勤政(qín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官员勤勉办事,恪尽职守,为民众谋福利。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体乾(tǐ qián)的意思:体察、了解。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依风(yī fēng)的意思:顺着风向行动或移动;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真诠(zhēn quán)的意思:真实地阐释或解释事物的真实本质或真相。
周旋(zhōu xuán)的意思:周旋指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巧妙处理事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周堂内宁静而清新的环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堂中景致与内心感悟的和谐统一。首句“气霁云閒上下鲜”描绘了天空晴朗,云雾散去,天地间一片清新明净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雅的基调。
“虚堂即景会真诠”则点明了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内心的真谛,虚堂即空灵的厅堂,此处的“即景”并非实指眼前的景物,而是象征着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领悟到了宇宙真理或人生的哲理。“不离秦国一方在,知是南华第几篇”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领悟,秦国一方可能暗喻某种特定的哲学思想或道德观念,而“南华”则是庄子著作《南华经》的简称,这里诗人自比为深入理解并实践庄子哲学的学者,表明其对道家思想的深刻体悟。
接下来,“蛩送响依风草听,荷馀香带露华搴”描绘了堂外的自然景观,秋虫的鸣叫与微风吹拂下的草地相呼应,荷花的余香伴随着露珠的晶莹,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
最后,“于斯岂厌周旋久,勤政惟虞乖体乾”表达了诗人对于此地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勤政修身的重视。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久停留,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修养和政务治理,避免偏离正道,体现了其对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的深刻认识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水周堂内外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哲理以及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