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三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步随:跟随脚步。
流水:流动的水。
觅:寻找。
溪源:溪流的源头。
行到:走到。
源头:事物的起始或根本。
惘然:迷茫、困惑。
始悟:开始明白。
真源:真实的源头,可能指真理或生命的根本。
行不到:无法到达。
倚筇:依靠竹杖。
随处:随便、处处。
弄潺湲:玩赏潺潺流水。
- 翻译
- 我跟随流水寻找溪流的源头,
走到尽头却发现一片茫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思考。开篇“步随流水觅溪源”,诗人通过亲身体验,追寻溪流的源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探求自然之谜、追寻生命真諦的象征。
接下来的“行到源头却惘然”表达了一种失望与迷茫的情感。尽管诗人找到了溪流的源头,但这种寻找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满足或启示,反而是“惘然”,似乎在暗示对生命和自然更深层次理解的渴望。
然而,在这之后,“始悟真源行不到”一句,却又转变为一种超脱与悟到。诗人开始意识到,有些事物或真理,是无法通过现实行动去触及的。这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界更深层次理解的领悟,也是对“求知若渴”的自我反思。
最后,“倚筇随处弄潺湲”则描绘了诗人在这种超脱后的状态,身临其境,享受着溪水潺潺之声,这种行为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平和与满足。可以说,诗人的内心经历了一次由迷茫到觉悟,再到超脱的过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寻溪流源头的旅程,展现了自然界的奥秘、生命的深度以及诗人个人的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泉院对华峰有怀见素大司寇
华峰三面开芙蓉,天然秀色浮空中。
我来坐玩日当午,肤云忽合雨濛濛。
南峰隐雾不可见,东西峙立郁葱茜。
悬岩瀑溜垂千条,流出乱石如素练。
结亭据石出林端,极目烟云渺秦甸。
云庄素老性好奇,惜未到此一睹之。
苍厓千仞意俱往,飘飘拄杖凌空飞。
象外烟霞谐笑语,风前咳唾成珠玑。
生平风格狎林薮,垂老局蹐留京师。
宿望由来系朝野,屡疏还山未有期。
使还相见一抚掌,请翁和我华山诗。
- 诗词赏析